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卢梭认为:“公意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公意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公意的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这一主张旨在
A.反对维护个人利益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体现人民主体地位D.宣扬直接民主优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8世纪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写道:“圣餐用4万块面包就要8万里弗赫,乘以52个礼拜日,等于400多万里弗赫。我们为什么不能省下这笔钱呢?我们太幼稚,是习惯的奴隶,不知道还有更虔诚的敬神的办法。”这表明《百科全书》
A.反对封建专制,宣扬民主共和B.反对宗教信仰,宣扬个性解放
C.挑战旧宗教制度,宣传新思想D.通俗易懂,能被多数人所接受
2022-02-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孟德斯鸠主张君主政体,不赞成共和,更反对专制,而在他心目中,中国是专制政体的典型。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推崇君主立宪制度B.称颂中国制度优越
C.提倡赋予人民主权D.重视法律治理作用
2022-03-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卢梭主张“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其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他以为这个理想是不难实现的,为了防止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他提议征收遗产税及累进税等。这表明卢梭
A.否定财产私有制度B.崇尚理性主义思维
C.倡导社会平等思想D.反对自然权利观念
5 . 明清时期,欧洲通过来华传教士带回的信息,形成了短暂的“中国热",由此激起了两派大师的争论:以伏尔泰为首的“崇华派”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和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以孟德斯鸠为首的“贬华派”则把中国塑造成东方专制的典型。两派的做法
A.服务于推翻法国君主制的理想B.反映了知识分子改造法国的迫切愿望
C.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发展D.表明了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6 .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指出,国王的贤和不肖是国家盛衰的主要原因。他认为“罗马的政府是十分完善的……它的制度足以使或是人民的精神,或是元老院的力量,或是某些高级官吏的威望永远能够制裁任何滥用权力的事件。”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反对君主制度,推崇民主共和B.欣赏罗马民主,主张三权分立
C.借鉴罗马经验,主张权力制衡D.崇尚人民力量,分析国家兴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卢梭认为,人只在-一个方面优于动物:人类具有改善自己的能力。因此需要做的事,不是放弃文明,恢复自然,而是打开人们的眼睛,使他们看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人为的、腐败的社会的真正性质并且使他们相信有必要对它进行根本的改造。卢梭的这一认识(     
A.强调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否定了封建神学的权威
C.反映了政治变革的诉求D.反思了理性主义的弊端
8 . 孟德斯鸠认为,应该有一个由一些政治团体(指原有的高等法院等)构成的“法律保卫机构”,负责制订、批准、颁布和宣传法律,借以防止君主失职。这表明孟德斯鸠(     
A.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B.宣扬主权在民
C.鼓动民众反对君主制D.强调权力制衡
9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给西方历史留下了一串闪亮的名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下列选项中,属于他们共性的是
A.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主权在民,建立直接民主制
C.主张自由平等,建立君主立宪制
D.反对教会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10 .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谈道:“要是在英格兰只有一种宗教,怕的是可能要闹专制:要是在那里有两种宗教,它们自己相互之间可能要互相扼杀;但是那里有了三十多种宗教,而它们却都能和平地与幸福地生活着。”这一思想体现了
A.民主性和多元性B.国际性和融合性
C.法治性和竞争性D.科学性和时效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