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木棉)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殉,细过丝绵……关挟闽旷,首得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海通舶商,关陕壤接西域故也。”下列文献中可能查阅到此衣作物种植经验相关资料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缣(细绢)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依据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②“蔡侯纸”推动了纸的普及应用
③纸的广泛应用和原料没有关系 ④皇帝使用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3 .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强调实验数据及其结果的重现性,是在人们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依此判断下列,属于科学发现范畴的是
A.张衡创制地动仪成功测出千里外的地震
B.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C.祖冲之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
D.毕异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4 . 鲁班以竹木为材料,制作了一只能在天上飞翔三天三夜的木鸟,特地向墨子炫耀。未料墨子不以为然,且道:“普通匠人取一块三寸的木头,片刻之内就能削出能负五十石重的车销。会飞的木鸟华而不实,在社会功用上甚至比不得简单的车轴销子。”墨子这种对技艺的路径取舍
A.不利于能工巧匠拓展技艺想象空间B.体现了古人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匠心
C.促进古代科技在世界确立优势地位D.限制了古代科技成就的应用与推广
2020-04-11更新 | 460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数焉”。这说明古代数学
A.被其他科学借鉴B.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C.一直领先于世界D.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抑制民间商业活动B.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C.垄断雕版印刷技术D.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2020-11-20更新 | 306次组卷 | 2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2021-03-10更新 | 938次组卷 | 5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清人刘献廷在谈及中国地理著作时指出:“方舆之书所记者,惟疆域、建置沿革、山川、古迹、城池、形势、风俗、职官、名宦、人物诸条耳。此皆人事,于天地之故,概乎未知有闻也。“作者强调了古代地理学(  )
A.重人事忽视自然规律的研究
B.中国古典科技注重实用性
C.地理著作着眼于实际的需要
D.渗透了儒家经世致用思想
2020-03-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如图是某著作中反映尼泊尔人某手工业的操作程式图。这一手工技术在我国出现的最早时期应在
A.两汉B.隋唐C.北宋D.明清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影响巨大而深远。

材料一   奇铜器作为文字的载体有一个很大的局限就是西积太小,无法刻写太多的文字,而且铸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严格地说,轻便而实用的竹筒、木牍才是中国文献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书籍”……帛成本较高,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帛书的使用范围不能像筒册那样广泛,只有朝廷和贵族之家才有条件使用。

——王恩全《论中国汉字的载体演变及其文化功能》

材料二   纸张的轻薄柔初、价廉易得使其成为汉字书写和传播最理想的载体.借助于纸张的普及,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的各种书体:篆隶草行楷已发展完备……《唐宋时期)纸张的运用也推动了印刷术蓬勃兴起。为达到便于阅读的视觉效果,印刷的字体刻意追求方正规范、整齐划一。

——陈虹《器物载体与汉字书写的美学风貌》

材料三   汉字的传播及汉字系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上,在以我国为中心的东亚地区,随着汉字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先后形成了包括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日文、越南嘀字等在内的十多种汉宇系民族文字,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字家族和文化宝库。这些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是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密切交流的成果,也是汉宇符号多、语言迨用性强的体现。

——摘编自王锋《追导汉字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足迹》


(1)据材料一:分析简牍在文字载体中一度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对中国、东亚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