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等科技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的几十年间,是近代工厂制的兴起时期。1786年,奥德诺与库伯联合工厂建厂时总资产4200镑,固定资本3789镑;1789年总资本5421镑,固定资本3916镑。阿克题莱特的克罗姆福德纺纱厂,171年建厂时雇用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18世纪下半叶,韦奇伍德在其制陶厂中首创了原始的计时系统,即用打铃来召集工人。19世纪初一家工厂规定:“任何人如非确有必要而擅离岗位,或在工作时间与工友交谈,每次将处以一便士罚款。”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为标志的科学技术有了新发展。以计算机的升级换代为例:第一代1946到1958年间,这个时期构成计算机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称为电子管时代;第二代1959到1964年间,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1965到1970年间,此阶段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从70年代起,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不断提高,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逻辑元件,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更新换代加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各项技术都是知识密集性、战略性、时效性、风险性强的新技术,没有大规模、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和国家的统一组织、规划和投资是很难完成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工厂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工厂生产方式的出现对英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学技术新发展的特点。
2 . 18世纪以来的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的一天,英国国王前来参观瓦特和他的合伙人博尔顿开设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

——《大国崛起》

材料二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也是整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奠定了电力工业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宣告电磁学作为一门统一学科的诞生,为电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标志着新的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使现代电力工业、电工和电子技术得以建立和发展。

——程亚桐《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历程》

材料三   一位学者评论道:“对于爱因斯坦的科学天才有助于揭示的物理世界的比较深入的洞察,应该找到它的首次应用。可是这一应用不是用来改善人们的福利——爱因斯坦对此甚为关心——而是用来生产威力无比的破坏工具,这的确是悲剧性的。同样具有悲剧色彩的是,他整个一生都忠实地为没有战争的世界而奋斗。可是在历史令人啼笑皆非的迂回曲折中,他竟然会帮助给人类幸存构成最严重威胁的原子弹提供科学基础。”

——人教版教材《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博尔顿所回答的“力量”,概述在这一“力量”推动下,英国社会在19世纪中期形成的独一无二的的国际地位及其举办的国际盛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概述该发现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发现”的主要依据,并由此归纳出“新的工业革命”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1905年爱因斯坦“揭示物理世界”的科学成就,并说明爱因斯坦的悲剧所在。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022-05-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材料二   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达到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特点(不要摘抄原文)。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17-19世纪上半期为英国傲视全球提供支持的科技文化成果。
(3)结合材料三,概括归纳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2020-03-1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许多思想史家和文化史家仍然多少认为,中国有过人文科学,但没有自然科学……但是,我们的经验证明,那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中国科技成就,信手拈来就可以写满几大卷。有案可查,早在欧洲人注意到太阳上有黑点以前1500年,中国人就在记录太阳黑子周期了;在欧洲人开始研究日珥现象一千年前,中国人已给出日珥系统各部分专门名称;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机械钟8世纪首先出现在中国,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于14世纪的欧洲。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摘自《李约瑟文集》

材料二   有一次,瓦特从一个学生的口里,听到有关纽昆门抽水机的故事。结果立刻引起他对蒸汽机的兴趣……然而瓦特最初想象的蒸汽机,也是利用大气的压力来推动活塞,这和纽昆门的抽水机并没有什么不同。到后来瓦特在活塞的上面,用蒸汽代替了大气的压力,如此一改良才算发明了真正的蒸汽机……后来瓦特又继续改良,用蒸汽的压力使活塞在上面也能动……瓦特为了把往复运动改成回转运动,就又研究出“曲柄”……结果又被歹人窃取设计图……瓦特又研究出“日月齿车”……瓦特完成回转运动以后,他所发明的蒸汽机就可以用来发动各种机械……瓦特所发明的蒸汽机,就是欧洲产业革命的原动力,的确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

——冯作民《西洋全史》

材料三   中国历年主要科技计划表

年份计划名称研究领域
1983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促进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工业更新,鼓励开拓新兴领域。
1985年星火计划抓一批短评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
1986年863计划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   
1988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促进新产品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1988年火炬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技术等。
1997年973计划农业、信息、能源、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材料   
1999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和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2001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
2004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

——中国科技创新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约瑟和某些“思想史家”“文化史家”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在观点上的分歧,并扼要说出你支持其中一方观点的理由。
(2)依据材料二,归纳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的主要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瓦特发明蒸汽机“是一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事”。
(3)依据材料三,概括科技计划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实施这一计划的直接效果。
(4)综上,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019-12-0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大足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记录每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个国家的发展提供启示。

材料一       2010年,北京大学得到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于同一时期,字体主要是隶书,小部分是篆书。

卷号简牍内容摘录初步研究成果
Ο《三十一年质日》记载“卅一年十月乙卯朔庚寅”“质日”为秦汉时常见的表格形式的日历
《道里书》记述了江汉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和里程所记地名多位于秦南郡范围内,江陵、安陆、销等是县一级地名
《制衣》记录的剪裁方法是为二尺五寸幅宽之布设定秦国确定标准布幅宽“二尺五寸”;西汉初年则规定为“二尺二寸”
《田书》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汇编,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说文》载“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推断以上简牍抄写的时期,并扼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近代化又称现代化,反映了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巨变。



14-20世纪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示意图


(2)①依据材料二,从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两方面,归纳17世纪以前西欧迈入近代社会所具备的前提条件。
②围绕“全球视野下的近代化”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材料三       16世纪以来人类探索宇宙大事记

时间事件
1543年哥白尼通过多年的观测与分析,提出“日心说”
1632年伽利略首次利用望远镜观测宇宙
1687年牛顿发现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用于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1年苏联发射“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人类第一次飞上太空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在月球着陆
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20世纪后期以美国、俄罗斯为首,欧洲、日本等参与组建国际空间站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16—17世纪近代自然科学成就表(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编制)

时间

自然科学成就

1543年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宗教神学的理论支柱。

1609年

开普勒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等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1609年

伽利略创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球运动,否定了地球由上帝创造的观点。

1620年

培根发表《新工具》,提出科学研究的归纳法,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1628年

哈维创造了完整的血液循环理论,冲击了传统的解剖学、生理学观念。

1644年

笛卡尔发表《哲学原理》,将观察和思考作为科学方法的两大原则。

1687年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引力法则解释地球为何绕太阳运行。

材料三   世纪之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已展现的科技机遇,西方国家出台了种种举措。90年代,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争取使美国保持科技领先地位。欧盟制定了从2002年到2006年的第六个科技框架计划,以推动成员国研究活动一体化,其最高目标是建设“知识欧洲”。美国2002年全国科技研发经费已达2916亿美元。欧盟第六个框架计划的投入为175亿欧元,比第五个框架计划多17%。在过去50年里,基础研究为计算机、信息技术、遗传工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美国联邦政府支持了全美约60%的基础研究,英国政府也将其60%的科研经费支持基础研究。同时,各国都瞄准科技前沿开展工作,信息通信技术、生命科学、纳米科技、环境科技、航天科技等均被各主要国家列为优先领域。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科技发展政策概观》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6、17世纪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方国家发展科技的政策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时代背景。
2019-10-0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7 .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表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中国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宋应星

1587~1666

《天工开物》

欧洲

哥白尼

1473~1543

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

1548~1600

提出宇宙无限论

培根

1561~1628

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

1564~1642

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

牛顿

1643~1727

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材料三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第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二次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达20多万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出现后,知识的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大循环》杂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技突破性进步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17世纪中国与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依据材料四,概括归纳美国保持其经济领先地位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2018-06-2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 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 们作出的。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 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 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 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表 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 1870 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9 . 科技创新对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表

年份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
1850年0.750.250000
1900年0.250.650.10000
1950年0.080.500.370.0500
2000年0.020.210.390.200.100.08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1750—1900年间中国和西方国家制造业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50年以来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特点,据此分析导致其演变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信息,谈谈你的认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荀子认为“天行有常”。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些诸子百家的言论对中国古代科技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纺织、采矿、冶金等工业革命之初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组成郊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全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历史上伟大人物对科技的看法

姓名看法
爱因斯坦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的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思想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1870年以后工业革命的特征,并任举一例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主要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017-09-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白银育正学校2017-2018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