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蒸汽时代”的到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18世纪英国大量开采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摆脱了因森林面积缩减、木材短缺而引发的能源危机。这(     
A.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B.促进了石化工业发展
C.催生了系列技术变革D.推动了汽车产业兴起
2 . 就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看来,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们从自然中不断获得全新的动力,但是结果却是相同的,它们都使人们的工作变得“省劲”,也使人们意识到“为省劲而废的劲是技术”。这一进程表明(     
A.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根本B.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生活
C.技术进步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D.人类必然会进入信息时代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材料四: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1929~1947年1948~1973年1974~80年代中期
贡献率31%33%4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欧洲对比,你认为中国社会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请写出它们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2023-02-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4 . 读图:戴礼帽的神父说:“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吗?两人回答:“我们也不知道。神父先生,车里也许藏着一匹马。”漫画作者旨在表明,当时(     
A.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B.科技进步对观念的冲击
C.火车改变了人的生活D.蒸汽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2023-01-13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宝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学者认为,“任何工业化社会都需要有一个有效的交通运输网络,使商品和原材料能够 四处流动,带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而近代交通运输的动力突破是与工业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由此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     
A.陆海运输的动力都有突破B.汽车成为陆上主要运输工具
C.陆海运输仍然以人力为主D.轮船、汽车、飞机已经普及
6 . 读下图:戴礼帽的神父说:“你们能告诉我,那个吐白烟的机器,所谓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靠什么行走吗?”两人回答:“我们也不知道。神父先生,车里也许藏着一匹马。” 漫画作者旨在表明,当时(     

漫画:W.汤普森(英国)《它究竟能跑多快?》.19世纪末
A.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B.蒸汽机的应用日益广泛
C.火车改变了人的生活D.科技进步对观念的冲击
2022-07-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发展、合作、共赢是人类文明前行的必由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电成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来源。电梯的出现可 以使人们将楼层加高,由此建筑业快速发展,摩天大楼得以出现;有了电,有轨电车和 地铁出现,带来城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电自身具有正负极性,利用这些性质可以让物 质发生化学变化,由此催生了许多新的产业并引发传统产业的革命,如冶金业在没有电 之前,人类只能生产金、银、铜、铁、锡和铅等少数金属,而且很难做到精纯。但是有 了电之后,冶金业迎来新的发展,产生了其他金属和合金的制造。电还影响了各种电器 的发明,改变了社会生活。

——摘编自吴军《文明之光》

材料二   1819 世纪以来,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 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认为,就欧洲的工业化 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 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欧洲经济发展》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电力广泛应用带来的影响, 结合所学指出该时期生产组织形式发 生的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概述 18— 19 世纪欧洲“从传统社会到 现代社会”转变的主要表现。请指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
8 . 如果没有牛顿力学和那时其他科学家创立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发生18世纪的产业革命:如果没有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气化时代在19世纪就不可能出现;如果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式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那么,电子和原子时代的到来就不可能在20世纪变为现实。这主要表明
A.科技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进步B.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C.科技发展具有阶段性且无止境D.没有工业革命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9 . 有学者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B.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
C.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
10 . 下图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交通工具。它的出现得益于
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改良C.柴油机的应用D.电动机的发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