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魏源主持编撰的《海国图志》出版于1842年以后,在东亚地区流传甚广,其“师夷长技”的观点不仅催生出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还启发了日本“和魂洋才”与朝鲜“东道西器”思想的产生。这可用于说明(       
A.东亚已经完全沦为殖民地社会B.《海国图志》启迪了东亚地区的近代化
C.东亚新旧势力之间的妥协合流D.东亚对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文化层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奋起变革挽救民族危亡的事件是(     
A.戊戌维新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东南互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旭麓曾评价某历史事件:“……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举子士人的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其中“士风”的变化指(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维新派掌握政治实权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上海强学会并发行《强学报》,该报以孔子生卒为纪年起始,第一期署日期为“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同列。康有为的做法意在(     
A.推动西方历法传播B.批判君主专制
C.凸显改制的正统性D.消弭满汉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清代学者王锡阐认为,“西历所矛今胜者,不过数端,此数端者,悉具旧法之中”。梅文鼎也从多方面论证西学原本为中学,他说地圆说在《周髀》中早已有之,地圆之说是《周髀》传入西方后西方人才认识到的。清代“西学东源”说的提出,体现了(        )
A.抵御外侮的意识B.中西文化的交融C.天朝上国的心态D.清代科技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海国图志》问世后很少有人阅读,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很多人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主张将其付之一炬。这表明《海国图志》(     
A.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B.深受主流思想排斥
C.对后世产生影响甚微D.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鸦片战争时期,魏源即提出了改变中国军事力量以对抗西方侵略的方针,即所谓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这一提法的意义在于他摆脱了守旧派单纯关注外国入侵却不重视改变自身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救亡思路,而开启了“以变应变”的新的救亡思路,而这一新的救亡思路的开启为日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超越救亡思路进行更为深远的思考奠定了基础。自此,以在军事上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为开端,中国以侵略者为学习对象,开始了由自己主导的救亡策略的新探索。

材料二   1840年后,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维新派看来,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洋务派只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的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的话,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

——以上材料均摘自《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请概括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的进步性。
(2)请概括材料二维新派的观点并结合所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料今者廷议变法,积刁难忘,仍是补漏缝缺之谋,非再立堂构之规,风雨既至,终必倾坠。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1895年6月)

材料二   今近一二年,内外赞成革命者,大不乏人,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彼满虏处此,万不能与风潮抗拒,而又不能守一成不变之法,以保子孙帝王之业,乃始下诏维新……为笼络人心之手段,实假立宪之美名,以实行中央集权,稍有眼光者,多能知之。

——孙中山《与芙蓉华侨的谈话》(1906年7月17日)


(1)上述材料中的“变法”“维新”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康有为与孙中山对其进行指责的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这本书,表达了当时部分知识分子的(  )
A.古为今用理念B.经世致用理念
C.维新变法理念D.民主革命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