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10年间,中国不同阶级的先进人物,为挽救民族危亡,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到1919年这80年间,中国不同阶级的先进人物进行了怎样积极的探索(指导思想或基本主张及实践活动)?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2022-12-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铁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结合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关史实,说明在中西文明的交融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是如何取得社会进步的。
2020-05-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第四次网上测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
(2)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什么?他们的实践行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4 . 简答题。近代中国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为民族复兴在思想和实践上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简述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资产阶级阶级革命派代表孙中山为振兴中华,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

2018-10-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

请分别说出自强、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6 . 2016年7月l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存在这样不同的态度:固守、利用、批判。请分别列举代表性的思想理论。
(2)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时期,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这一理论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4)综上所述,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如何进一步提升理论自信?
7 . 近代先进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历程。阅读下面图片,请回答:

(1)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反映的主要进步思想主张。概括指出它们思想的最主要共同点。
(2)分析图A、C、D所反映的进步思想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6-11-21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两方面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3)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
(4)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你能从“中体西用”思想的借鉴中得到哪些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9 . 中国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理论的过程。试举出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分别在这些领域中学习西方的重大事件及主张,并归纳指出在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的特点。
2014-11-11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安徽滁州市新锐私立学校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总之,在最近三十年间,我们国民所做的事业:第一件,是将五胡乱华以来一千多年外族统治根本铲除;第二件,是将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政治永远消灭。而且这两宗事业,并非无意识的偶然凑会,的确是由人民一种根本觉悟,经了很大努力,方才做成。就这一点看来,真配是上“进化”这两个字了。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3年)


1.这一时期有哪些斗争推动了这两项事业的完成?
2.分析评论梁启超的上述观点。
2010-09-30更新 | 10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