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思想的萌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下列言论最有可能出自“该书”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师夷长技以制夷”
C.“世道必进,后胜于今”D.“伸民权”,“设议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前,所谓国计民生,以赋税、盐政、漕运、河工为大端,议论风生,多以此诸项为中心。成书于1826年(清道光六年)的《皇朝经世文编》虽然出自魏源之手,而所列荦荦大端皆未出旧轨。但鸦片战后,夷务日渐渗入国计民生,成为经世之学的大题目。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的政治向来是奉六经为准衡,故六经就是中国的宪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也是由六经里面抽绎出来的,他所以能做维新运动的领导者,造成一时的大风潮,也是因为他对于六经先做了一番维新革命的工作。

——李剑农《近代中国史》

材料三   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指出,中国必须抛弃延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而这又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政治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至新文化运动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开眼看世界的?
2021-04-1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皖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魏源在《海国图志》写道:“二十七部西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众好好之,众恶恶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予议之人亦由先公举,可不调周平?”。材料反映出魏源
A.十分推崇美国的民主制度B.对政治的度层面有所思考
C.“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D.改变了器变道不变的立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同治三年时有官员说:“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非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船舰之精也,一在机器材料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材料说明
A.列强敢于侵华的原因在于利器精兵
B.传统的“天朝上国”开始被打破
C.中国可以购买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D.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和龚自珍一样,主张变法革新,认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富强,除因为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建立了一套近代化的工业。中国要想强盛起来,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养兵练兵之法,也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他强调在发展近代工业时,应“尽得西洋之长技”,并相信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介绍和评说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据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作《海国图志》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惨败让清政府中的有识人士意识到若要重振国威,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从1861年开始,洋务运动开展。一般认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是奕䜣,实际操办洋务的是一些地方大员,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发展军用工业。后期以“求富”为目标,主要发展民用工业。还兴建起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在向欧美派去了留学生的同时,还设立了各种实业和军事学堂。

——摘编自李小庆《“洋务运动”伪命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开展的背景及其主要活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2021-01-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魏源主张:“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牙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习之”“并延(邀请)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驾驶攻击”。这表明魏源的主张(  )
A.摒弃了“贵华贱夷”的观念B.突破了传统的“天朝上国”心态
C.开启了“师夷长技”的实践D.形成系统的学习西方的思想体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格致新报》由上海人朱开甲于1898年3月在上海创办。该报设有回答读者提问的专栏,至该报终刊时,共有答问242条,其分类如下:


——据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0-09-05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8 . 下面是清末中国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并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的是
A.B.
C.D.
9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士大夫耻言洋务”;而到了同治时期,像理学大儒李鸿藻、徐桐等人也在打探西洋的消息。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抛弃
C.洋务运动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D.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10 . 19世纪中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为寻求国家出路做出了多种探索,包括
①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为求生存而进行推翻旧政府的运动
③学习西方,在国内发展近代经济   ④致力于改变现状,进行维新变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