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文化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蔡元培出任最高教育行政机关长官,他明确反对祀孔。1928218日,蔡元培发布通令:“孔子生于周代,其人格学问,为后世所推崇,惟因尊王忠君一点,历代专制帝王,资为师表,祀以太牢,用以牢笼士子,实与现代思想自由原则,及本党主义,大相悖谬。为此,令仰该厅、校、校长,转饬所属,著将春秋祀孔旧典,一律废止。”“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升级,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民党经历了“清党”和内部斗争后,党员及军人对指导思想不明确,随着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民众心态日渐颓废。由此,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孔子被再次凸显,恢复祀孔成了此时政府情理之中的选择。1934827日,上海市党政机关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市长吴铁城认为:“我们要实行三民主义,必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要发扬中国固有的文化,必要尊崇孔子。今日之尊孔,乃是谋民族之复兴。”

——摘编自周慧梅《国民塑造与社会建设:1896-1949年中国社会教育研究》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反对祭孔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从反对祀孔到恢复祀孔的原因并简析上海市纪念孔子的时代价值
2022-06-04更新 | 37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B)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1917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A.批判封建皇权B.反对尊孔复古
C.捍卫《临时约法》D.倡导科学精神
2019-01-30更新 | 239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届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3 . 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提出要全面解放妇女。1917年,蔡元培在爱国女校演讲时更直接向女性指出:“体育显要之事为运动。”这一社会环境使得我国女性第一次大规模地把体育当作肯定女性自身价值的手段。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A.大力弘扬民主科学理念B.旨在实现思想与文化的革新
C.动摇了儒学的传统地位D.推动了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
2022-02-20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4 . 新文化运动初期,读书人普遍主张不议政不为官,而到1922一1923年,提出好人政治和好人政府观念,胡适等知识精英两次都是倡导和参与者,逐渐形成关注群体胜于关注个人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共和制度促成社会稳定B.士人关注社会改造
C.自上而下变革备受推崇D.工农运动蓬勃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青年》杂志第一期第一号封面人物是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陈独秀撰文指出,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
A.建立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B.培养拼搏进取的新国民精神
C.走振兴工业的实业救国道路D.组织工人阶级建立工人政党
2021-04-16更新 | 692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18年《新青年》开辟专栏《随感录》,登载的文章以强烈的个人情感谈论时事,篇幅短小,重在揭露、批判与讽刺,由此开启了文体革命;中共成立后,党内知识群体将随感录式文体与现实的革命任务相结合,开辟《寸铁》栏目,作为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的武器。这表明当时
A.新文化运动成果得到继承发展B.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C.追求新文体逐渐成为社会时尚D.民主与科学的观念被普遍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障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步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提倡民主科学B.批判伦理纲常C.呼吁人的解放D.倡导阶级革命
2021-09-12更新 | 78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某学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文化观而言是批文化调和论,革孔学儒教之命;就民主观而论,痛斥精英主义与贤人政治,礼赞庶民与大众政治;就道路选择而言,是弃英美的渐进变革,从苏俄的激进革命。该学者意在强调五四新文化运动
A.放弃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路径B.使旧思想丧失统治地位
C.没有和群众的救亡运动相结合D.主旨解读具有多面向性
2022-01-22更新 | 320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山东日照·期末
9 . 下图是根据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的小说《药》而绘制的连环画。

1:天没亮,华老栓就赶到刑场,用积累下来的一包洋钱给儿子买人血馒头,人们纷纷到行刑现场看热闹。

2:华老栓两口满怀期待地看着儿子吃下用买来的人血馒头做成的药,希望它能治愈儿子痨病。

3:刽子手康大叔绘声绘色讲述夏瑜在狱中向牢头宝传革命道理反遭毒打,茶馆里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二十多岁的人都说夏瑜“发了疯了”。

4:第二年清明早晨,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夏瑜母)各自给儿子上坟相遇,夏四奶奶看到只有儿子坟上有花圈,以为儿子因冤死而显灵。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提取材料信息,对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出阐释。
2022-01-24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强调:“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对此材料的解读,最正确的是
A.“新思潮”指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
B.“调和”指新文化运动应有“模棱两可”的态度
C.指出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旧道德”的必要性
D.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新文化运动的艰巨性
2019-01-28更新 | 1579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选考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