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建者之——,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的有力推动者。李大钊在其早期历史评论中表达出的史观是,历史具有一定的客观的趋势或者说“大势”,他相信宇宙“大化”有自己的动力且势难阻挡,还认为今与古的区别是相对的,今胜于占、后亦将优于今。1915年后,李大钊的历史观仍以时势思想为主,但吸收了进化论因素。进化论促使李大钊结合传统的宇宙大化思想来深入思考历史的必然性问题,深入思考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问题。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一文颂扬“庶民”、“劳工主义”的胜利。在这一时期,以时势与进化思想为底色,李大钊以唯物史观为自己的历史观。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深化对历史诸多抽象问题的认识,认识到经济因素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认识到民众的历史力量及其创造历史的可能。

——摘编自廉敏《李大钊历史观的三个阶段》


(1)根据材料,指出李大钊历史观发展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李大钊历史观不断发展的原因。
2021-12-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19世纪末20世纪初,部分具有进步觉悟的知识分子从日文翻译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翻译介绍进程。图1为1901--1912年翻译自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刊发数量,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B.中国开始从欧美转向从日本摄取新学
C.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起伏性
3 . 20世纪初,某知识分子曾说:“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B.国人从俄国十月革命中受到启发
C.民主与科学的价值观念广泛传播D.五四运动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浪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代时期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当中华常国驱连传教士、封闭国门,陶醉于“十全式功”之时,欧亚大陆的远西端,新兴的资本主义呼唤来工业革命。瓦特发明的双向运动蒸汽机,使得欧洲人获得一盖“阿拉丁神灯”。产业革命催化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之中,宗法农业社会的中国也在幼难逸。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规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古代文化概论》

材料二   中国连续不断的道德堕落、政局不稳以及经济恶化,为复辟皇权的反复企图和外国的侵略提供了条件。在更广闻的范围内,欧洲的战争暴露了令人非常钦美的西方文明所固有的弱点,而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连同其随即废除沙皇在俄的特权。则为中国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仿佛这些划时代的事件尚且不够一样,巴黎和会决定把以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给子日本,而不是公正地归还中国。在这些事件和决议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气候突然改变儒家化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宰地位被彻底粉碎了。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危机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和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共同特征。
5 . 1920年,李大钊提出“劳工阶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抗富权阶级、资产阶级”,号召知识分子不要空喊”劳工神圣”的口号,而要到“劳工”中去开展工作;1921年,他又指导建立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亲自授课宣传工人革命思想。这说明李大钊
A.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列主义B.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重视工人政治觉悟的提高D.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6 . 李大钊先生被誉为在“黑暗的中国”里“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李大钊在中国
A.创建了共产主义小组B.领导发起新文化运动
C.率先宣传马克思主义D.发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21-22高三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末以来,康有为用儒家大同社会来解读社会主义,梁启超等把井田制看作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也借用墨子的兼爱论来解释社会主义理论。这表明他们
A.深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显著成果
C.广泛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D.试图把社会主义整合进传统文化体系
2021-11-29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劳动界》创刊号上写道:“既然是劳工神圣,既然是人工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家都说做工的人是下等社会,不做工的人反来是上等社会呢?陈独秀意在
A.总结五四运动的经验B.启发工人阶级的思考
C.壮大中国共产党力量D.反思文学革命的局限
9 . 1917-1918年间,《新潮》《华工杂志》《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俄国工人罢工以及伦敦纺织工人罢工运动等,时人指出:“欧战以还,世界资本制度之国家,无一不受社会革命之风潮所激荡。”这表明当时的知识界
A.“以俄为师”成为共识B.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积极探索救亡图存新路D.开始反思欧美社会的弊病
10 . 1920年5月,通俗工人刊物大量出现,如陈独秀、李汉俊创办的《劳动界》,邓中夏等人主编的《劳动音》:北京和上海等地还出现了大量的劳动补习学校。这些通俗刊物的出现
A.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B.开启马克思主义在华传播之先河
C.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D.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