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956年4月)

—— 《毛泽东年谱》

材料二   “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 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984年3月)

“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 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1987年2月)

——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 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 月)


(1)指出材料一中“结合”的内涵.并列出材料所言两次“结合”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2 . 经历长期的政治革命和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共同的思想精髓是
A.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B.开放包容和合作共赢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D.继承发展和与时俱进
3 .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     
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
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共十三大闭幕后,邓小平向外宾介绍我国发展目标时表示"我们的路还很长","艰苦奋斗还是要讲,一点都不能疏忽,要勤俭办一切事情,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邓小平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B.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下放自主权,是解放生产力,建立经济特区,也是解放生产力。但这些都是局部的,某一个领域或方面的。只有实行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才是全局性的。这表明当时中国
A.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B.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经济体制
C.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两种经济体制的冲突逐渐缓和
2020-07-21更新 | 207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它是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唯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才能引导我们的民族达到解放之路。……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绝不能解决问题的。…… 只有实事求是,依靠客观的实践,排除主观的想象,才能发现真理。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卒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材料一中提及的“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与文艺复兴相比,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新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篇讲话的历史背景以及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的。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党史知识大讲堂》:延安整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这些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阐述的核心观点,为此孙中山进行了怎样的理论创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共哪一次重要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理论形成完整的体系以哪两个重大事件为标志?从材料四中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的这一论断
A.系统梳理了新中国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
B.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C.抓住了错综复杂国际形势中的主要矛盾
D.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奠定理论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首先是思想解放,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这篇讲话
A.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B.正式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C.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重要标志
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地位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回答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其历史意义如何?
(2)根据图二指出,毛泽东所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
(3)读图三,联系中共十三大的有关知识,概括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