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下列哪一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思想D.科学发展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35年遵义会议到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地位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思想不断得以发展成熟,直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逐步形成,党才能够更好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理论思考,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与此同时,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航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从而使得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逐渐赢得崇高威望。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及启示》

材料二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的历史任务。要全面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的非典疫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这些认识基础上,我们党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根本问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指明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冷溶《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胡锦涛文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学发展观形成的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不断丰富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轴,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马克思主义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思考的同时,也阐明了对于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评判标准。”“根本价值的评判标准”应是
A.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B.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一论断
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1-10-26更新 | 863次组卷 | 49卷引用: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段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欧、美为何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二   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表面上看来,他非常温和豪放,然而其中贯穿着激烈的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这样的人恐怕就是举世无双的巨人吧。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

材料三   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作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欧美国家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指什么?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摘抄原材料不得分)1924年后,孙中山在解决该问题上有什么新主张?
(2)结合材料二,指出毛泽东“敏锐高深的智慧”在20世纪20—40年代的“解放斗争中”的主要体现。
(3)材料三中外国学者对邓小平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位伟人有何共同特点。
7 . 邓小平在《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这一谈话
A.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D.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8 . 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道路来解决,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将先进中国人展开的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并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在肌体上,更多是在头脑中,于是又开出了救治“头脑疾病”的良方。

材料二: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哲学家,伟大的诗人。从欧洲,他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

——“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材料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经过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先进的中国人从“自我疗伤”到“救治‘头脑疾病’”体现的“救治行动”的特点。并归纳“温药慢治”与“猛药重治”的共同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的含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失误?“走向强国富民的道路”的含义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下的新世界观,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里邓小平的“新的理论”主要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2021-12-01更新 | 319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与科教、文化
10 .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南方谈话”
A.最先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以搞计划经济
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打破思想认识误区,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
2019-11-08更新 | 407次组卷 | 3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