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十月革命。他号召中国人民应该向十月革命学习,为在中国实现劳工社会而奋斗。他预言,十月革命所掀动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

材料二


阶段时间著作
形成井冈山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成熟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
发展建国前后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全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1978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李大钊所说的“潮流”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井冈山时期,针对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什么重要的思想理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哪些著作中?
(3)概括材料三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做出了积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

——《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材料三: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毛泽东和邓小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成果。请指出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2)请用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外国学者做出积极评价的依据。
(3)请指出两位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道路是什么?
2021-0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暨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7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引自人教版教材

材料二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段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材料三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日报》社论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革命道路或主张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党的哪一次重要会议为起点逐步开创的?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021-0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4 . 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奋斗的革命目标。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
(4)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2020-12-2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第二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都曾高度关注民生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现在的农民都不是耕自己的田,都是替地主来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我们应该马上用政治和法律来解决,如果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民生问题便无从解决。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们插牌子,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例如国民党的士兵到了根据地来,他们一看到田里到处插上了牌子,看到我们这里打了土豪分了田,也会说红军好。有些国民党士兵因受打土豪分田地的影响,开小差跑回家去。插牌分田后,农民有了田地就会跟着共产党。”你看,分田地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既争取了群众,又瓦解了敌人,一举多得。

——陈士榘《打土豪分田地》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主张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土地问题的看法及这一时期中共成功探索出的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影响。
2020-12-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阅读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
2020-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7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经济之压迫,致吾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1924年的新内涵,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   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也是符合孙先生的原则的……按照孙先生的原则和中国革命的经验,在现阶段上,必须是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而这个国家经营的所谓国家,一定要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的国家,一定要是无产阶级领导下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2)概括材料二提出的经济主张,材料二表明《论联合政府》与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哪些不利的国内外形势,并说明材料中“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些具体问题。
2020-11-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民生主张《尚书》:“天视即我民视,天听即我民听”。

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制(保护)民之产”“取于民有制(节制)”“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柳宗元:“吏为民役”。康有为:“去人之私产”“凡农工商之业,比归于公”“凡百举动皆有机器”。孙中山:“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邓小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胡锦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加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古代民生思想相比,康有为、孙中山民生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主张及意义。
9 . 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奋斗的革命目标。
(2)根据材料二,归纳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4)根据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10 .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材料四

(1)材料一所示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思想理论?这一思想理论对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主进程起了巨大作用,请概述其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这场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

(3)材料三描述的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哪一革命理论的实践?列举毛泽东集中阐述这一理论的重要文章中的一篇。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标志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