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 可知,院系调整
项目调整前调整后
高校总数211所182所
综合大学55所13所
工科院校33所39所
师范院校12所32所
农林院校17所29所
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
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D.提高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如表为1949年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部分)。关于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注:空白项表示数据暂缺)
A.1958年招生人数超过毕业生数是“一五”计划的需要
B.1962年录取率较低说明高等院校的教学秩序走向混乱
C.1973年招生方式变化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D.1977年参考生人数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决策的结果
2020-02-1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市直)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的情况,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下列各项可取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019-11-13更新 | 293次组卷 | 57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6 .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2019-01-30更新 | 2624次组卷 | 60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 ,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B.④③②①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
2019-01-30更新 | 559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如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这次全国高校院系大规模调整的目的是
A.对农业、手工业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C.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D.应对冷战环境下的严峻国际形势
9 . 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2017-07-02更新 | 3905次组卷 | 36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有校园标语(口号)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B.“向科学进军”
C.“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