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 ( 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    28.7     24.65772.3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
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7-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中学2020届高三7月模拟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1956年、1958年、1960年先后形成了四次扫盲运动的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的学习。这些扫盲运动
A.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强化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
C.促进高科技水平的提高
D.奠定高校院系调整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4 .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2019-01-30更新 | 169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陵水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人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
2019-01-30更新 | 92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海南琼海嘉积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2018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一年只有几千人出国留学,且大部分是公费留学生。到2011年底,中国共送出约224.5万名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且自费留学的比例高达90%。这一现象反映出
A.恢复高考促进了出国留学普及B.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得以满足
C.已形成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人才培养机制顺应了经济发展要求
2018-12-19更新 | 52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12月18日 《每日一题》高考一轮复习-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