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张居正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中叶以来,吏治败坏,考察官吏的制度流于形式。张居正认为“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于万历元年(1573年)推出了“考成法”。其一是六部和都察院要把所属官员应办之事,规定出完成期限,然后分别登记在三个账簿上,一本由部、院留做底簿,一本送六科,一本送内阁。其二是六部和都察院分别按照底簿登记,对所属官员承办之事,逐月检查;六科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部的执行情况,内阁亦根据账簿登记,稽查六科,并对欺隐事例进行惩处。这样,月有考,岁有稽,内阁总其成。“自是,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中央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为他推行各项改革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南炳文、汤钢《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居正“考成法”的历史作用。
2021-10-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万历初年(1573年)开始,张居正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推行以“考成法”为中心的政治改革,凡是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政府部门、监察机关,把朝廷政令转发给地方政府,根据事务的缓急程度及路程的距离远近规定相应的处理程序与时间限制,把拟办的公事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并按照进度每月办理注销手续。同时,必须另外编制两本文册,一份送六科备案跟踪进度,一份送内阁考查。六科收到文册之后要逐一核查,核查完毕,在下个月陆续完销表明处理完毕。如果查明有公文拖延处理或期满不实的情况,则应立即上报内阁,同时责令地方政府从严查处。若期间有官员不按规定执行,则必须究其责任子以惩处。每月、每半年、每年都需要总结考核一次,直到所有登记在簿的事件已处理完毕。

——摘编自刘贞孜《万历初期张居正政治改革实践论析》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政治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政治改革的影响。
2022-04-11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3 . 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明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在掌握中枢大权之后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万历二年(1574年),为解决官员升迁过快和调动频繁的问题,张居正在总结历代及明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本诸“久任以便责成”的原则将官员久任法推向成熟。为了保证久任法的顺利实施,朝廷对久任有功的官员大加褒奖和破格提拔,对主动“乞罢”的官员也多“不允”或要求“照旧供职”。在官员的选任中,张居正也明确要求只看功过,不论资历。在万历一朝,很多边将、治河官员、巡抚、州县长官和学官都得以长期任职,甚至出现了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的久任现象。但张居正死后的“清张运动”引发了更为复杂、持久且影响深远的朋党之争。在此情形下,虽然统治者一再强调和推行久任法,但内阁首辅的频繁更换直接导致了官员升迁调动更为频繁,久任法难以为继。

——摘编自展龙《明代官员久任法研究》

材料二     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再者,地方抚按负责一省之事而汇总于六部,六部据簿以检查各地职守,六科据簿以检查六部,内阁据簿以检查六科,使事权最后集中于内阁。“考成法”在官员内部确立了层层监督的机制,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官员均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之中,官场从怠惰成风到战战兢兢,万历时期被罢黜的各级官吏两千余人,比明初多四十余倍。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以致身后遭受攻击,“考成法”终被废止。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居正推行官员久任法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张居正考成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居正的官吏改革措施。
2021-05-0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张居正,嘉靖年间进士,1572年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深感大明江山如同“将圮【pǐ,毁坏;倒塌】而未圮”之室,“其外窿【lóng,孔、洞】然,而中则囊矣”。于是,他针对官场上无视法纪、上下因循苛且、遇事推诿的作风进行改革,根据事情的大小、缓急,定出时限,延误者受到究治,进行整顿。……他在大同、甘肃等边外之地设置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他经常就边疆镇守和防御之事和部将商榷讨论,给与专断之便,并让地方官员配合,“动无掣肘”,故能边境晏然。……他启用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很快,“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黄河得到治理,漕船可以直达北京。……张居正面对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园、民田等,一律丈量。并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改革的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改革的积极作用。
2022-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81年(万历九年),张居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项目和征收手续,使赋役合一,统一征收白银,改变了当时极端混乱、严重不均的赋役制度。张居正的理财政策除了为朝廷公室谋利,也十分重视人民的实际生活。他通过多种渠道设法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甚至直接提出减免人民的赋税。1582年,随着清丈田亩工作的完成和一条鞭法的推行,明朝的财政状况有了进一步的好转。之后,张居正上疏请求免除自1567年到1579年间各省积欠钱粮。另外,张居正还反对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认为应该农商并重,并提出"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因此他也反对随意加税,侵犯商人利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理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理财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正及揽大政, 登首辅,概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前清。用李成梁、成继先,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 蛮累世负团者,次第遭将刚平之。力年富国,文仓集可变十年,间寺(具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相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

——摘编自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万历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林连颜多,上日:“张居正钳制言官,蔽赛联聪,专权乱政,周上负思,谋四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刚愎自用,成权震主。身死未,通遭剥夺,并籍其家,子补皆不保云。

——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和材料对张居正的评价及依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居正“祸发身后”的原因。
2020-04-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中原金科大联考高三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明朝中叶开始,官吏制度腐朽不堪,空谈政治流毒甚广,整个文官系统走向瘫痪的边缘。万历元年(1573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上奏《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推行“考成法”。张居正在奏章中提出,全体官员将所办公务一律造册,制作出三本公务薄,一本留在部院作为底本,另外两本分别送六科、内阁备案待查。公务薄所列大小事务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最终完成期限,然后根据实际完成情形逐一注销。每月进行一次考成,每半年汇报一次执行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总结考核,朝廷依据考核的结果时官员进行升迁或降黜,褒奖或处罚。“考成法”在官员内部确立了层层监督的机制,从地方到,中央的各级官员均被纳入到了绩效考核之中,官场从怠惰成风到战战兢兢,万历时期被罢黜的各级官吏两千余人,比明初多四十余倍。张居正也因此得罪了许多官员,以致身后遭受攻击,“考成法”终被废止。

——摘编自赵鹏《张居正的考成法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积极作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隆庆六年(1572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间担任内阁首辅,曾上奏《辛未会试程策》,阐述他的治国思想,成为其日后在万历年间改革的蓝本。他主张国家治理“随时制宜”,强调为国立政,首要在于“安民”。他既主张皇帝必须重新树立朝廷的权威与君主之威,又强调严厉整肃群臣的贪腐怠政。他主张官员的任用或罢免、奖赏与惩罚,应重视其实才与政绩,不为资历资格所限。对于边患侵扰问题,他提出了加强武备、整顿边防、奖励军功、转弱为强的战略。在张居正着手改革的时代,清除官场积弊,官员怠政、腐败等问题得到改善,使得万历年间的政府行政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破格启用大批人才,解决了明朝选拔官员的负面危害,改革卓有成效,促进了“万历中兴”形成。

——摘编自李天石《张居正行政伦理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居正的治国思想。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居正在《陈六事书》指出,当时的官场“大言不当者,以虚声窃誉;脂书逢迎者以巧宦易容……或因一事之善,而终身借之以为资……且近来又有一种风尚:士大夫务为声称,含其职业而出位是思,于今时又为朝阳之鸣矣。”万历元年(1573年)他提出官吏考成法,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考察标准是“惟也安静宜民为最,其沿袭旧套虚心矫饰……亦列下考"。考核方法是吏部逐级考核,通过询事考言,以言核事,以事核效,评定官员的勤情,定期考勤,随事考核,以一套严密的监察制度防范玩忽职守的现象。张居正在考察中裁撒了冗员,奖励贤能,官员们“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官场有哪些不正之风?针对这些问题,张居正在“官吏考成法"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依据材料,分析“官吏考成法"为什么使当时的官员们“不敢饰非"?
2021-08-1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中期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