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韦伯的著作《我们的朋友即“敌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德国的精英教育》对一战前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作了比较性研究,他发现:一战前德国的大学师生并未受激进民族主义或军国主义主导,他们与英国的大学师生有着大体类似的思想状态,彼此间对对方国家远非如大家想像的那么敌视。即便在一战到来后,德国大众中的好战情绪也远未甚嚣尘上。英国学者维希的著作《1914年精神:德国的军国主义,神话与动员》考察了一战发生时八十多种德国报刊上的评论,并有此结论:对战争的兴奋主要体现在知识分子、学生和中产阶级上层而非其他阶层中,而且低落,恐惧和焦急之情在大众中间多有流露,全民性的所谓“战争兴奋”只是德国当局为支持战争和动员大众而营造的神话。

——摘编自梅然《头号军国主义大国是如何练成的?》


(1)根据材料,比较指出美国学者韦伯与英国学者维希对一战前英德战争“情绪”的不同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发动一战的主要原因。
2 . 《新全球史》说:“哲学家罗素评论道,英国人一般是赞成战争的,法国作家阿兰-福尼尔指出:‘战争是美好的、正义的和伟大的。’当欧洲国家的政府正式宣战后,首都人们在街头跳舞……”材料主要反映
A.各国民族主义在推动一战爆发中起了重要作用
B.欧洲民众对战争及战争胜利充满信心和期待
C.英法老牌殖民帝国的殖民主义是一战爆发根源
D.各国民众对二战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
2020-01-20更新 | 9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一战”爆发时,德国上下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战争恐惧,而是前所未有的激情。民众踊跃参军,鼓动民族仇恨的宣传遍布街头:“一枪干掉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 一个英国佬!”这种现象主要反映出(       
A.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的影响B.德国周边强国围困的窘境
C.德国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深厚D.俄、英、法、德仇深似海
2020-01-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   20世纪初期,日益恶化的欧洲局势为美目的影响力渗入欧洲提供了机会。威尔逊意识到美国由此进入国际政治核心圈的前景,并利用没有官方身份的豪斯来具体实施大国合作这一计划,从而也践行了“总统拥有绝对控制外交事务的权力”的政治主张。1913年5月9日,豪斯向德国驻美大使伯恩斯托夫谈论他的世界大国合作计划时说:“如果这几个国家(英德美日)联合起来,将能够永远影响整个世界,除了维持每个地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外,他们还能保障和平与荒芜之地的适当开发。”1914年4月,豪斯前往欧洲调停美德冲突。尽管这次调停未能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也随即宣布中立和调停,但是大国合作计划并未停止。事实表明,欧洲拒绝美国介入其事务是不可能的。继德国之后,英国承认了美国的世界政治大国地位。至此,美国实现了大国合作计划的初步目标,赢得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摘编自张澜《20世纪初美国的大国合作外交及其国际联盟计划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美国大国合作计划的影响。

5 . 材料 20世纪初,西方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英国占有殖民地最多,面积是沙皇国的2倍,法国的3倍,德国的11倍:连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这几个小国占有的殖民地都超过德、美、日三国殖民地的总和。为争夺殖民地和市场,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十ー国参域,涵盖6大15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3/4;就方动项兵力7000万,占男劳力的50%,死亡13100万,伤残、失琼者2000多万;老百姓死亡人数更逝过军人,仅做国就达2800万人,相当于人口的18%;军费和经济损失达2700化美元。近百年经济发展成果化为灰烬

——选自《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6 . 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据(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改编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结果)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三次民族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7 . 材料   20世纪初,大国间的外交冲突和危机严重且频繁,而可供应对的策略并不多,似乎只有战争这一种解决方式,缺乏妥协缓冲机制和中止战争的可能。当时的欧洲政治精英和军事将领一样,都沉迷于推行军国主义和扩张帝国霸权,肆意煽动各自国内的狂热民族主义情绪。同时,他们被所谓“民意”(民粹主义)所感染和裹挟,尽管也有不少人意识到“这场战争将演变为一场世界战争”,但更多的人抱有侥幸心理和赌徒思维,他们企图依靠“先进谋略”速战速决。在主要大国都已经高度工业化的背景下,各国决策者充满对本国高效动员战争资源的自信,却缺乏对工业化战争的惨烈破坏和可怕灾难的预见,即使有人意识到灾难的结局,他们也会对此采取选择性忽视,这些1914年的大国领导人犹如一群懵懵懂懂的梦游者,最终使整个欧洲卷入史无前例的浩劫。

—摘编自【关〕斯蒂芬·范·埃弗拉主编《战争的原因》等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民意”在“一战”爆发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019-11-01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百校联考2019年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16年8月,索姆河战役中的最后阶段,陆军元帅兴登堡与鲁登道夫将军接管了德国的军事指挥权,随后,他们做出了建造兴登堡防线的决定,工程的建设期为1916年至1917年。1917年,在西线战线上,法国的尼韦勒将军取代了一向谨小慎微的霞飞将军,他决定用闪电战取得战争的胜利。兴登堡鉴于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的失败,决定在西线采取守势。由于兴登堡防线的修筑,德军的战线缩短了50公里,从而确保德军从此释放出13个师的储备军事力量。

当时,传统的进攻方式是大批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发起冲锋,但是这种冲锋在深壕沟、巧布地雷和机枪掩体相结合的防御设施面前没有多大效果。尼韦勒将军的军队跃出壕沟发动攻击遭受了巨大的失败。这条防线使得协约国蒙受了四十万人的伤亡,而德国人伤亡只有二十五万人。1918年9月,协约国多国联军组织军队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突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兴登堡防线。

——据马丁·吉尔伯特《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做出建造“兴登堡防线”决定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兴登堡防线”的影响。
9 . 下表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1914年欧美主要国家平均关税率
国家百分比国家百分比
英国0俄罗斯38
德国13意大利18
法国20美国30

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
B.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的政策
C.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2019-09-29更新 | 13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材料   化学武器是一种极具实战价值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14年10月,德军和法军在战场上开创了使用刺激性毒剂的先例,标志着化学武器正式走向历史舞台。起初,毒气弹施放的毒剂浓度也很小,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不认为使用催泪弹违反1899年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海牙公约》。

1915年3月,德军最高指挥部召开秘密会议,制订了一项阻止英法联军的作战计划4月22日上午,在伊普尔前线阵地上,德军用氯气攻击英法联军阵地。英法联军有1.5万人中毒,至少有5000人死亡。一战期间,估计至少有50965吨毒气用于战争。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制剂而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6500人,至少有85000人死亡,经过一战残忍的毒气战后,1925年,《日内瓦协定书》再次重中禁止使用毒气,各国也都清楚毒气弹的使用只能引起对方同样的报复。因此在二战中,尽管美、英、苏、德等各大国都做了毒气战方面的准备,但大规模毒气战并未在他们之间爆发。

——摘编自唐瑾《底线被践踏:一战中惨烈的毒气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中毒气用于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战中毒气战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