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图1、图2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政治版图。据此可知,战后欧洲(       
A.国际中心地位受到削弱B.民族独立运动受到压制
C.各国实力得到均衡发展D.新型国家关系开始出现
2023-07-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年以后,德国国内越来越流行这样一种逻辑:预防性战争对于长期安全是必需的。首先是军界领导人一致认可这一观点,同时,随着德国在相对力量上达到顶峰的证据日益明显,文职领导层也开始接受需要这一场全面战争的观点。俄国一旦完成了其工业化进程,就会在实力上压倒德国。不仅如此,随着俄国军事力量的迅速集结和铁路系统的急剧加大,德国在1917年后将不再拥有赢得一场全面战争所需要的军事优势。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打响。

——【美】戴尔·科普兰《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历史学家詹姆斯·乔尔指出,在整个欧洲的“政府内外几乎没有人预计到这场旷日持久而且造成巨大破坏的世界大战”。德国总理特奥巴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1914年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战争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00年以后德国“预防性战争”逻辑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战前欧洲人对待战争的心理,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处理国际冲突的认识。
2023-06-06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学者罗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发展是由于以下因素:俄国渴望占有君士坦丁堡;德国在控制土耳其后,还渴望将势力范围扩展到巴格达和波斯湾;而对于波兰的独立问题而言,虽然德国希望波兰享有自治权,但是俄国却并不希望如此。罗素强调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演化成战争
B.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是引发一战的重要因素
C.巴尔干地区成为一战前欧洲的“火药桶”
D.德俄两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孕育了战争
2023-05-28更新 | 275次组卷 | 49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的合纵连横更趋白热化,联合、遏制、威逼、妥协,外交上的阴谋、阳谋迭出。围绕着巴尔干地区以及海外殖民的争夺,逐渐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两大阵营的对峙、博弈暗含了各种矛盾与相互仇恨,其中令法兰西上下彻骨痛恨的,就是踩着法国迈向欧洲大国之巅的近邻德意志。虽然在1905年和1911年两次摩洛哥危机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从德皇威廉二世那里占了些便宜,但对法国而言,这只是复仇的序曲罢了。19146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使老皇帝约瑟夫一世悲痛欲绝。奥匈帝国立即向自己窥视已久的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德国先后加入,法国也找到了报仇的良机。马恩河激战,法国由败转胜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信心,而德国则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1916年,西线又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极其惨重。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材料二   “一战”后,德意志、奥匈、沙皇俄国、土耳其帝国全部消失;欧洲很多工业区都遭到破坏,而美国工业却得到了大发展;欧洲列强的厮斗破坏了其原本树立起来的统治有色人种的形象。殖民地居民在参战后,不再对殖民者恭顺谦卑了…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在欧洲乃至殖民地广为流传。列宁的思想被更多的欧洲人接受。1919年,孙中山宣布:“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的唯一的伙伴和兄弟就是苏俄工农红军。”

——摘编自乔公玄重《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及中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可用来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时间按世界工业生产的先后顺序排列
1860年英、法、美、德
1880年美、英、德、法
1900年美、德、英、法
A.美国开始走上对外扩张道路B.工业化从一国向多国迅速扩展
C.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欧美国家争夺世界的矛盾尖锐
2022-05-18更新 | 669次组卷 | 13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五)历史试题
6 .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段祺瑞在府院之争取得胜利
2022-01-19更新 | 535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7 . “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更是被奥匈帝国当作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这段话说明
A.“一战”根源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B.“一战”是民族自卫战争
C.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D.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开始的标志
8 . —位法国观察家在1912年指出:“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多少次地听到人们说,’战争要比这种永久的等待好!’在怀有这种愿望的时候,不存在悲伤,而是一种私底下的期望。”这反映了一战前欧洲
A.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B.各国社会秩序稳定
C.人民对战争普遍向往D.爱国主义传统深厚
2021-02-02更新 | 934次组卷 | 1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2020-10-14更新 | 911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
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