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一战前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一战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2)一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思考)
2021-12-2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问题导学-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2021-09-27更新 | 4813次组卷 | 32卷引用:第04讲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3 . 在一战中,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在战争中所熟悉的军事装备和最新技术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者。据此可知
A.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B.一战改变了欧亚的政治版图
C.列强放弃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D.一战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提供了契机
2021-07-13更新 | 3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高考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战期间,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战争也客观上将自由、民主等思想进-步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唤醒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意识
B.导致亚洲和非洲洲的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C.使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
D.使和平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
5 . 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国别项目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1.34.61.9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324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

A.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D.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2021-04-23更新 | 25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6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文)试题
6 . 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2020-10-14更新 | 935次组卷 | 17卷引用: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限时训练
7 . 2009年7月25日,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帕奇去世,终年111岁。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我不喜欢战争。”“有时我晚上还会梦到战场,当时的惨状令我无法忘怀。”下列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观念兴起
B.英国一直是坚定的和平主义的拥护者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D.鼓励人们采用战争去解决国际间争端
8 . 1917年11月,波兰向美国政府提议,与德国交战的各国应签订一个协议并纳入其战争目标:将克罗地亚及罗马尼亚的领土并人根据其民族而建立的民族国家之中;建立独立的捷克...但美国政府对该提议不予理会。这说明当时
A.美国未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B.美国希望维持一战前欧洲格局
C.美国尚未决定分裂奥匈帝国D.协约国因民族自决发生了分裂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9世纪90年代后期起。德国开始建造海军,对英国海上霸权乃至本土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德国于1898年和1900年通过两个海军法案。德国海军预算1900年为740万磅,1910年为2060万磅,1914年为2240万磅。

材料二     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五国战列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德国海上力量崛起的条件,并分析德国该举动对英国的影响。
(2)指出《五国条约)的地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条约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摘编自《凡尔赛和约》

材料四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与会目标”的原因

10 .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这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意义。不过,它们也存在着重大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比起先前的霍亨索伦王室和哈布斯堡王室,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欧洲和亚洲旧秩序的破坏要大得多。德国入侵占了整个欧洲大陆,日本人则侵占了整个东亚和东南亚。但是,这两大帝国都是短命的。它们到1945年已不复存在,留下了两大包括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的地区在内的权力真空。同任何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差不多,这两大权力真空的存在导致了冷战的爆发,使各交战国不能在1945年之后立即形成全面的和解。

两次大战战后时期的另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权力的加强形成了鲜明对照。20年内,欧洲诸幅员辽阔的帝国几乎全部消失。因此,战后不久全球两大著名的发展便是殖民地革命和冷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差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