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到1894年,欧洲大陆就分裂成两个敌对的阵营”。作者的寓意是指到1894年
A.欧洲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B.英国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与法国结盟
C.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D.欧洲开始进入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2018-03-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2章第1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2 .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的一场战争”。“一把枪”寓指的是
A.战场上首次使用坦克
B.德国人打响战争第一枪
C.萨拉热窝事件是导火线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
2018-03-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2章第1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3 . “这个同英法对立的是另一个资本家集团……这个集团的资本家走进资本主义筵席的时候,席位已经被占光了。”(列宁语)“这个集团”是指
A.三国协约
B.三国同盟
C.欧洲联盟
D.轴心国军事集团
4 . 俾斯麦说:“就在70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材料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A.英国人
B.奥地利人
C.法国人
D.丹麦人
5 . 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国同盟建立在德、奥、意三国相互妥协的基础之上
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
C.三国同盟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欧洲的矛盾
D.同盟促进了法俄的接近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以欧洲为主战场,但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清末民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材料二梁启超在1919—1920年游历了欧洲,后发表了《欧游心影录》。他在书中描绘了欧洲的一派肃杀凄凉之景,令人唏嘘伤感,同时还批判了“科学万能说”。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一位美国记者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启超:“欧洲文化已经破产了。”这使得正在向西方学习的中国人感到困惑。

材料三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绝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他们所占据的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

——基尔生《变化世界中美国的困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出现了怎样的局面。有哪些外在的客观有利条件?这种局面对中国当时的政治与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这场战争“也是一个开端”?请你评价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利弊。

2018-03-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章第3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同步练习)
7 .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最多。导致这种状况的诸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是
A.欧洲各国忙于镇压革命而无暇顾及防治流行病
B.欧洲人生活质量的下降使其难以抵御疾病
C.欧洲各国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影响了流行病防治
D.刚刚经历战争的欧洲人没有重视疾病防治
8 . 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的依据不包括(  )
A.两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B.社会主义革命蓬勃兴起
C.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共识D.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
9 . 19世纪中叶,美国发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
B.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强调牺牲、勇气、斗志的价值,社会各个阶层的对立一时间被忘却,在国家统一的象征之下,所有的市民相互合作,这些事情都被美化了。

——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西方一位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1920年3月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比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


(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2)国联盟约的主要成果有哪些?它的成立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国联在美国的命运说明了美国政治的哪些特征?
(3)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一句话概括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严重后果。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