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读“德国纳粹党在国会议席变化情况统计图”(如图)。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主义情绪高涨B.纳粹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C.希特勒的欺骗宣传D.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2020-11-11更新 | 6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8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华盛顿时代,美国一贯奉行中立政策,其基本含义是美国不卷入欧洲事务,也避免对世界安全作出集体保证的任何承诺。大萧条后美国中立情绪日益高涨,在1935年到1937年美国先后通过了三个中立法案,均规定禁止美国向交战国贸易军火。随着德国法西斯扩张日益猖獗,美国于1939年批准了第四个中立法案,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 品”。美国共援助500多亿美元,其中苏联获得109亿美元,中国获得8亿美元。杜鲁门说:“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一个俄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中立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立政策变化的影响。
3 . 读下表,影响表中数据变化的因素有

①“大萧条”的出现②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
③德国人的民族情绪④国会长期受纳粹党控制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0-06-1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练习卷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4 . 美日关系历经变化,中国深受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还利用其大国地位对日本进行遇制,……会议建立的华盛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日本起到了暂时的抑制作用,使日本陷于外交推立之中。……从此,日本将美国明确作为了战略对手和主要的打击目标。

——《大国崛起》


(1)举两例说明,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如何遏制日本的?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1943年罗斯福曾说: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二概述罗斯福的战略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明其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1960年新的美日安保条约签订,两国宣布将共同发展和维持抵抗军事攻击的能力1953~1954年,美国先后同林国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国与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签署了《东南亚防御体系》。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3)材料三美国的做法分别对日本和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上,归纳影响美国对日本政策变化的决定因素。
5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态度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国在中国的商务机会均等,不能因为中国的现实状况,谋求特别权力;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力。

——《九国公约》

材料二

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形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但美国政府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摘编自《1932年1月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

材料三

1938年12月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奉命向有田外相递交了一份照会,严厉驳斥了“东亚新秩序”说,强调美国政府不承认日本“自命为这个‘新秩序’的掌权人和代言人”。1942年美国在《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将中国列为四大国之一,并废除与中国旧有的不平等条约。

——摘编自王立新《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在日本侵华问题上的态度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欧洲战事正酣之际,有德国学者发出这样的呼吁:“今日奄奄一息的西方,重新面向涌现神灵的阳光之处,人类所有的关于上帝和神灵宏伟梦想的真正诞生地——东方。”材料反映了
A.人们对西方文明认识变化B.美苏两极格局的到来
C.法西斯力量的削弱D.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中国共产党发表之宣言,即为民族意识胜过一切之例证。宣言中所举诸项,如放弃暴动政策与赤化运动,取消苏区与红军,皆为集中力量,救亡御侮之必要条件……对于国内任河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

——引自《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顺序排列,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与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蒋介石“谈话”的要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月份)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综上所述,概括影响一个国家外交地位变化的因素。
9 . 20世纪30年代与20年代相比,国际政治局势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这种变化的社会根源及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3年苏联拟定了一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建议可以加入国联以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互保卫协议。为加入国联,苏联同一系列国家建立或恢复外交关系,尤其与美国建交等,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担任常任理事国。1935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季米特洛夫作了《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为工人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主要报告,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议。1939年,英法苏谈判中,苏联提出在平等互惠基础上缔结互助条约的八项建议,但最终失败。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苏联在三十年代外交政策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
2019-05-21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5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