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的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前,处于欧洲殖民体系下的非洲只有3个独立的国家: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和埃及。战后经过民族独立运动的洗礼,世界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以非洲为例:195119586个国家独立,1960196832个;197319728个;198019891个。

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参加联合国,使得这一国际组织在成员结构和发挥作用方面都有所变化。这突出表现在联合国的成员构成上:1945年联合国诞生时的成员国总数是51个,大多数是欧美国家,且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起着主导作用。到2011年,联合国的成员已经增加到193个,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战后独立的国家,以这些国家为主体形成的“第三世界”逐渐开始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成为了战后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宗主国与其原殖民地的关系也由直接的政治.军事控制与被控制逐步变为相对平等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尽管原宗主国与新独立的国家之间仍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但各国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因为殖民体系的终结而断裂,反而总体上具有了更深层和更广泛的延续,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也由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利于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分析殖民体系瓦解带来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性事件?
2022-07-22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初期,国际社会主流的战争观是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战争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与道德无关,也就无所谓正义与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一消散,各国学界就开始纷纷成立研究机构来探讨战争的原因。富于理想主义的和平主义思潮兴起,和平主义的基本观念是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而不论战争的起因或是目的。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战争不再被顶礼膜拜,甚至成为人们害怕、厌恶的词汇。这种战争观在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载减军备或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二战后异军突起的正义战争论是一种新的战争观。正义战争论的核心观点是可以把战争区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二战结束后,盟军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导致人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不同以往。原子弹的应用显示了核武器的毁灭性威力,战争本身的价值都受到了质疑。

——摘编自梁占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与衍生》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后国际战争观变化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控制各自国家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目光注视着美国总统。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的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民深刻反思战争的起因。在美国新自由主义世界秩序观的影响下,以国际联盟盟约的各项原则为基础、以国联行政院的调解和干涉为手段的第一个全球意义上的国际秩序(即在集体安全保护下的民族自决权秩序)得到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国际联盟治理下的民族自决秩序的破产。美国总统罗斯福承袭了威尔逊新自由主义集体安全的思想并汲取了国联的教训,在主张集体安全的同时,更强调大国在其中的责任、权力和协调一致。随后建立的联合国安理会及大国否决权这样的方案,其核心是建立由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和法国(后加入)构成的五国共管世界的秩序。其中美国应该是警长,承担确保世界政治秩序的任务。总而言之,二战后建立的世界秩序是一种在美国主导下的大国政治秩序。

——摘编自赵可金《从国际秩序到全球秩序:一种思想史的视角》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信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1)根据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的知识,分析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2021-07-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同盟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二战的战局
C.法西斯集团的开始瓦解
D.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6 . 当前,美国反恐怖主义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形成全球范围的反恐怖主义联盟,一方面是由于恐怖分子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特征。
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面对恐怖势力法西斯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2)1942年以后,世界各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3)当今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反映了当今世界局势的何种特征?
(4)结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得失,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怖主义联盟形成的原因?
(5)2003年,美国以反恐为名,绕过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遭到不少大国的反对,这表明了当今世界格局的什么特点?
2016-11-18更新 | 8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5年1月,法、意签仃罗马协定。意大利应允法、意两国在欧洲问题上,特别是在奥地利问题上采取妥协行动。也就是说意大利把侵略矛头调离巴尔干、地中海和小协约国地区,即离开法国的势力范围。法国则同意把突尼斯和法属索马里的某些利益让给意大利,并纵容意大利侵吞埃塞俄比亚。法国外长赖伐尔承认,“我把埃塞俄比亚赠送给他(墨索里尼)了”,“我把意大利的侵略矛头引向一边,因而拯救了法国”。
——摘编自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轴心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
单位:10亿美元(1944年币值)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法国对意大利做出让步的主要原因。其意图和直接后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轴心国在1943年军火产里变化的特点及产量增长的原因。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
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1)这位代表说的“新秩序”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新秩序不
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的?
材料二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体系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逐步走向瓦解。当经济危机在
30年代初终于艰难的渡过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世界和欧洲的局势,它已经完全是另外一幅
面孔了。                            ——史仲文、胡晓琳《世界全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危机,德美两国所选择的政治道路有何不同,
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民主
国家若不能联系成更大的机构,那么他们的结构和习惯便缺乏能够保证人类安全的毅力和信
心。
(3)材料中“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指的是什么?试举一例。
材料四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
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
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
接受。
(4)根据材料四概括格劳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其思想变化产生的原
因。
(5)一位网友在评价二战时这样说:“战争纪念……更是一种对战争的理性的反思和警醒。”
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2012-05-22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白山市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