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83月,与奥地利的合并,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插入德国境内,形成很大威胁。6月希特勒写道:“正如占领非武装区并进入奥地利一样,只有在我确信法国不会进军而英国也因此不会干预的时候,我才会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1938921日英法宣称,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英法的计划,即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将不再过问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929日,两个轴心国家和两个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慕尼黑会见,他们商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方案。当天晚上通过第二次英法最后通牒,将这个方案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捷克人则比较审慎小心,能够克制,他们屈服了。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这一行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7-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夏季的欧洲,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了同盟,战争已迫在眉睫。19393月灭亡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如何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已成为德国的战略目标。英德之间在进行着秘密的接触谈判,德意日三国也在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又陷入僵局。1939823日,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苏联不再提法西斯是发动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转而斥责英法是战争贩子。同时,苏联向德国输出了大批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19399月至19408月间,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了战争防备缓冲带。

——摘编自刘子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4年,希特勒邀请舞蹈家、演员里芬施塔尔拍摄了一部记录他演讲、游行、集会和阅兵的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中希特勒闪耀着迷炫的光芒,如同神灵一般向观众走来。希特勒的主要意图是
A.对外宣传弘扬文化B.炫耀成就震慑西方
C.记录历史保存传统D.神话自己蛊惑世人
2021-07-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民族向来以理性、严谨著称,却疯狂地追随希特勒及其推崇的纳粹主义,这与隐藏在背后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德国长期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素有以“条顿”武士精神为基础的向外侵略扩张的传统,德国人民受这种毒害十分严重。德国人民受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感。凡尔赛和约严厉制裁了德国,可他们从来都没有受过这样的耻辱,对此将战争失败归责于一战后的魏玛新政府。希特勒四处活跃,纳粹党曾在它的纲领中许过愿,即没收垄断资本家的财产。可是纳粹主义的统治不但没有把垄断资本国有化,反而把已经国有化的工厂和财产交给了垄断资本家。魏玛联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对垄断的法西斯反动派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大危机时期,几乎每个劳动人民的家庭收入都不足以前水平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迅速地成为激进派。

——摘编自王悦《浅析一战后纳粹党兴起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党获得德国民众广泛支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主义兴起的影响。
2021-07-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图所示为纪念二战的某次著名战役而发行的邮票,邮票从左上到右下依次为喷火MKIA战斗机、飓风MKI战斗机、梅塞施密特BF109E战斗机、容克87B-2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该战役是
A.不列颠之战B.莫斯科战役C.阿拉曼战役D.中途岛海战
2021-07-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   1931九一八事变后,起初日本政府和军部因顾忌国际社会的反响而保持克制,但.在经济大萧条中苦苦挣扎的民众热切追捧关东军,为关东军占领中国东三省欢欣鼓舞,在全国掀起了捐助国防费、捐献兵器及向前线寄送慰问品的热潮。在此背景下,当局认可了关东军的军事冒进行为。后关东军对中国东北的侵占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进一步刺激了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在对外扩张侵略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军部通过控制媒体,宣扬对外侵略战争是建设王道乐土圣战。扩大甚至虚假宣传日军在海外的战果以蒙蔽民众;通过控制教育.灌输忠君爱国理念,驯化国民为了天皇、为了国家而舍生忘死。根据《国家总动员法》(19385月).在战争状态(包括准战争状态)下,出于国防需要,为了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力,需统制运用人力、物力资源。据相关调查,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共造成约310万日本人死亡。其中,军人及随军人员等死亡约230万,平民死亡约80万。

——摘编自郭丽《试论二战中日本教育工作者的战争责任兼论国民的加害者及受害者角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民众支持法西斯对外侵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法西斯侵略对本国民众造成的危害,并谈谈你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认识。
2021-07-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幕末维新时期,南进思想初露锋芒。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抢占琉球,殖民台湾,后又占领德属南洋群岛,其构建东亚统治圈的行动初见成效。1936年,日本政府明确了向“南方海洋扩张”的新国策。二战爆发后,日本企图把侵略中国与南进东南亚结合在一起。1940年7月日本正式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一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内,日本就占领东南亚各地,取代了美、英等欧美殖民地宗主国,将其纳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1942年,中途岛海战,日本损失惨重,被迫调整侵略构想,试图以帮助菲、缅独立诱使其对“大东亚共荣圈”建设给予配合。到1943年时,日本召集被侵占地区傀儡政权“首脑”开会,开始极力避免使用“大东亚共荣圈”这一词汇,企图以此来确保东南亚各地的民心与合作。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苦心建立的“大东亚共荣圈”轰然崩塌。

        ——摘自《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与“南方共荣圈”的幻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侵略步骤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指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幻灭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海军战略的转变,使英国在远东更迫切希望得到美国的援助。慕尼黑会议后,英国频频向美国提出海军参谋会谈的要求。由于英美海军战略大致的相合,英国争取美国在远东合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美国的合作只能暂时遏制日本的南下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英国在远东的军事地位。……“七七事变”后,英国一直拒绝对华援助,一则担心中国很快崩溃;二则唯恐激怒日本损害英日之间的关系。中日战争进入相持状态后,英国对中国战场的作用予以重新估计,认为中日之间的对峙将有利于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因此,英国开始和美国一起援助中国。当然这些援助是极其有限的,由于英国远东军事地位的虚弱以及欧洲局势的牵制,使它极力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

——摘编自周旭东<二战爆发前后英国海军战略与远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爆发前英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爆发前英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原因。
2021-07-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希望建立国联,美国可以藉此确立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而英国最为关注的是保持自身霸权和海上霸权。巴黎和会开幕前,威尔逊会见了英国外交官员德比尔,德比尔向威尔逊指出:英美在殖民地问题和海上自由问题上存在分歧。威尔逊将国联放在第一位,和约内容居于次要地位,英国也愿意在不涉及它的要害利益的前提下与美国合作。在殖民地问题上,威尔逊表示他愿意在未来国联的监督下由英国控制前德国的殖民地,另外,他建议两国海军“在世界海上警察"方面进行合作。

——摘编自韩莉《竞争与妥协:巴黎和会上的美英关系》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大盟国领袖就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达成协议,该协议受到苏、美、英三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普遍欢迎。丘吉尔为雅尔塔会议的成功向斯大林说:“战火烧掉了过去的误解。”但雅尔塔会议结束两周后,驻罗马尼亚的苏军就解除了向示威群众开枪的旧罗马尼亚军队武装,建立起罗共领导的民族民主阵线政府。在波兰,美国将其当作依靠雅尔塔协议打入东欧的试验田,但18名政府成员中只吸收了前流亡政府的三名成员,无法影响波兰政府的政策。美国还背弃雅尔塔协议,公然走上分裂德国、分裂欧洲的道路。

——摘编自王贵正《雅尔塔会议的大国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英美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会议。
10 . 下图所示漫画题为《麻烦您借我一根火柴可以吗?》(图中坐着的是英国首相张伯伦,身着军装的是墨索里尼),发表于1938年2月伦敦的《标准晚报》上。这幅漫画讽刺了
A.英意合作推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B.英国政府纵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英意签署《慕尼黑协定》的阴谋
D.张伯伦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