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呈现出史无前例的变化。第一.预见反映了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战争。由于钢铁工业的发展,通信、交通技术的进步,进而随着计算机的发明等,战争开始变得机械化。最鲜明的例子是铁路的使用。由于运输车辆的使用,无论是步兵还是武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抵前线。德国的参谋总长施里芬制定的对法战略一从比利时和荷兰的侧翼闪电般地侵入法国一如果没有铺设的铁路,是不能想象的。第二,与战争的机械化相辅相成的是军队的大众化,即彻底地灵活运用现代国家人力资源的战争。由职业军人和特权阶级控制的军部依然存在,但通过志愿兵制度和义务兵役制度,可以动员男性人口的一大半作为士兵参加战争,这成为实施战争计划的前提条件。第三,我们必须提到与此相连的当时的军备扩张竞赛,这种竞赛提高了战争的可能性。一战的爆发将这种变化付诸实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摘编自人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战争呈现出的显著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产生的重大影响。
2021-03-16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天星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在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A.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B.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D.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2021-03-02更新 | 101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英国女性劳动力在不同时期从事工作变化的统计表(单位:人)。这表明
女性从事行业1914年7月1918年7月增加的数量
从事农业1900002280003800
从事工业21786002970600792000
从事商业50550934500429000
女性人口总数231700024538000817000

A.战争改变了英国社会经济结构B.英国步入工业文明时代
C.战争影响了英国社会性别分工D.英国人口实现快速增长
2020-10-01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内容与20世纪初的国际格局有关,请指出其中对史实推论错误的一项是
史实推论选项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帝国主义国家争霸所造成的A
《凡尔赛和约》把战争罪责推给德国及其盟国是强权政治的产物B
英国的世界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遭到美国挑战英国在世界舞台中已无发言权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20世纪20年代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D
A.AB.BC.CD.D
5 .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1919年3月的一份秘密备忘录中写道:“在反对战前形势的工人中间,存在着一种不仅是不满,而且是愤怒和反抗的强烈意识。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人民的怀疑。”一战后,欧洲社会兴起的思潮是
A.和平主义B.社会主义C.集体安全D.委任统治
2020-06-25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图l、图2、图3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图2和图3,说明德国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分别说明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2020-04-20更新 | 136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战后和平“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公海航行自由”的原则,未得到其他列强的认同。1918年10月,威尔逊总统批准了一项扩军计划,目标是到1920年美国海军规模追平甚至超过英国海军。这反映了美国
A.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B.与英国同盟关系的破裂
C.称霸世界和控制国际事务的企图D.总统行政权力的扩张
8 . 德国诗人科拉·邦德在1919年发表的《听着,德国人》文章中,号召德国人按照“神圣的道家精神”来生活,争做“欧洲的中国人”。许多学者认为《道德经》可以医治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消解强权意识。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B.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
C.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D.战争对西方文明的破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10 . 材料   1919年列宁提出“和平共处”思想,认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这成为苏俄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利用1922年参加热那亚国际会议的大好时机,苏俄代表团积极推动苏德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条约就苏德两国以最惠国原则发展贸易和经济合作等问题做了一系列规定,条约签订后,波兰及小协约国纷纷向苏俄靠近,到1925年底,已有22个国家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的各种条约和协定达40多个。同时,这也是德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在国际上第一次被人放在平底地位上进行政治对话,到1922年底,德国对苏俄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多,来自苏俄的进口额增加了十三倍以上。

——摘编自孙祥秀《苏德<拉巴洛条约>简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俄积极推动《拉巴洛条约》签订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拉巴洛条约》签订的意义。
2019-10-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