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主要表明(       
A.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022-10-06更新 | 32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德国政府宣称德国是“为了自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并且把兴登堡、鲁登道夫等战犯奉为为祖国而战的“民族英雄”,抵制对他们的审判。1924年德国加入国联的四大条件之一,就是必须不再以任何方式使德国承认战争罪责。民族主义者继续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有权支配世界。德国的军队、大中学校成了梦想通过战争实现复仇、恢复昔日荣耀的精神家园。军方“宣称德国军队从未被真正打败过”,军事家伯恩哈迪构建了“总体战”理论,认为在和平时期必须做好战争准备,特别是民众的战争准备,泽克特、古德里安等将领提出机动灵活原则是军队作战的关键。

——摘编自张国臣《试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对一战的反思》

材料二   1942年间罗斯福利用各种机会发表他对战后世界和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看法。他认为,只有美国等少数大国才能维持战后的世界秩序,主张在法西斯国家被解除武装以后,由美、英、苏、中这四个大国充当世界警察在各自的区域内发挥主导作用。

苏联政府坚决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安全机构,这一机构同时还应拥有武力保护国际安全的某些必要条件。因此苏联认为新的国际组织的成员应该有所选择而不是普遍的、广泛的,以免形成对于苏联不利的大多数。为了确保自己的利益,避免重蹈覆辙,陷于被动和孤立的地位,苏联坚持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在国际安全机构中大国拥有否决权。

194310月四国正式在“普遍安全宣言”上签字。宣言宣称:“根据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摘编自《战后世界历史长编》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性质?
(2)一战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的宗旨和实质是什么。
(3)一战和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是什么?如何评价二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
2021-05-2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丘吉尔在1945年3月写给罗斯福的信中说:苏联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一个威胁。我们必须制造一个新的前线来抵抗它不断扩张的攻势。这个前线尽可能地向东。在民主的军队解散之前,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所有重大议题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材料反映
A.英国顽固坚持绥靖政策B.英国是冷战政策重要推动者
C.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