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同和战争责任不同,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处理也有区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利用战场上的优势,把战争责任推到德国为首的战败国身上,强迫战败国签订了苛刻的和约,对战败国进行掠夺,但是并没有追究个人的战争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败国处理的基本精神是清除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防止再次挑起战争,在战败国实行了民主化和非军事化,建立了民主体制,而且根据战前的国际条约,追究了个人责任,对战犯进行了审判。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处理不同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今世界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及前景预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期,如何处理德国是盟国面临的“胜利的难题”:1945年雅尔塔会议,美、苏、英、法发表《关于共同管制德国的联合声明》,将德国及柏林划分为四个占领区,分别进行占领,全面接管德国权力,在波茨坦会议上,英、美、苏三国对处置战败德国达成重要协定:放弃分割德国,使德国人民“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重建他们的生活”。

1946年,西方盟国认为要对付苏联和促进欧洲的经济复兴,必须将西部德国彻底西方化,将其经济、军事、政治重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西方安全同盟下进行。

到1947平底,西方(英、美、法)与苏联就解决德国问题进行的五轮艰苦谈判以失败告终。东占区和西占区的合并已不可能,苏联与西方在各自占领区开始独立行使各自的占领政策。

1949年5月,西方主导下的联邦德国宣告成立;10月苏联影响下的民主德国政府宣告成立,战后德国分裂的局面至此形成。

战后初期,盟国强制德国社会全面改造,迫使德国的知识精英和普通公民开始对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的罪恶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排外的、忽视或毁灭他人生存权利的发展不是德国真正的发展道路。只有加快工亚化,融入欧洲一体化,尊重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等才能推动德国正常发展,这为后来德国重新走向统一创造了条件。

——摘编《世界现代化历程西欧卷》《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前后盟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并指出采取不同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盟国对德政策的影响。
2020-09-16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