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8月,在美国的倡导下,泛美和平与安全会议在巴西举行,与会国签订了《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外部势力对任何一个美洲国家的军事入侵就是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入侵。根据该条约,如果签约国之间发生冲突,首先应在美洲范围内解决,这样美国就不必将美洲国家之间的冲突提交到联合国讨论。1948年,美洲国家组织宣告成立,取代了泛美联盟。《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的签订和美洲国家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洲政治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在美国的压力下,19471952年,拉美地区先后有7个国家同苏联断交,宣布共产主义活动为非法。杜鲁门政府还进一步加大了对拉美地区的经济扩张。巴西、委内瑞拉的铁矿,墨西哥的铅和锌,整个美洲大陆的电话公司、水电公司、航空公司几乎全部为美国资本所控制。19796月,美国为干涉尼加拉瓜内政,提出建立泛美和平部队的提案,遭到美洲国家组织的否决。198912月,美洲国家组织通过一项决议,谴责美国对巴拿马的入侵,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巴拿马的武装干涉。美国与拉美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杜鹃《冷战初期美国对拉美外交政策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政治军事集团建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2018-10-27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北江中学等九校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的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欧洲本身正在被外来的两个大国苏联与美国划分成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被一分为二,“被战火摧毁的幻灭的欧洲,匍匐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之下”。这种形势与人们所熟悉的19 世纪和20 世纪初欧洲全球霸权的格局实在是惊人的相反。当时,全世界的人们都已习惯于欧洲列强对整块整块的大陆进行瓜分,甚至认为这就是国际事务正常秩序的一部分。
二战后,无论欧洲的大国还是小国愿意与否,在决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都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历史传统,也必须考虑东西方对峙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经济恢复和国家安全都要分别依靠与苏联和美国的结盟才能办到。与此同时,伴随着欧洲世界霸权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奋起“对西方造反”,从而使争取主权平等,政治独立,种族平等,经济公正和文化解放这五大主题为基本内容的非殖民化进程,终于以始料不及且无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国,并进而引发了“全球大分裂”。
(1)根据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发生的主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2016-12-12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