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越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越南战争是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美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部建立越南共和国。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在中国援助下,越南人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越南未能实现统一。越共展开了反对南越政权的游击战。

美国为反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入侵”,先是从金钱和军事上扶持南越政权,后来直接派地面部队作战,并对越南北部展开轰炸。在苏联、中国等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军民击败了美国的侵略,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1973年,四玻德出边空效翠生阳焦山愿均此每1075年,旅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胜利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牡丹江农管局密山农垦子弟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编排上看,越南战争的历史被安排在高中历史的选修部分中,从具体的课文内容来看,三套教科书均将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并作一课内容。课文从导言中,便直接将越南战争定性为“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揭示了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有关越南战争的起因,课文重点介绍美国出于敌视中国、“遏制”共产主义和称霸世界的目的。此外,课文中大量笔墨描写了美国对越南的轰炸、“橙剂”的使用,展现出美军在越南的侵略行径。最后,就越南战争的结束归结为中国对越南的大力支持和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使美国政府在内外交困中不得不采取撤军。在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关越南战争的内容叙述得比较详细,越南战争更多的是被视为本国史的一部分。美国教科书对越南战争的叙述,除了少数对越南境况战争场景的描写外,大篇幅的文字介绍落脚在美国国内状况的介绍,更重视越南战争对美国自身的影响。有关越南战争对越南的影响,将越南人民所受的苦难归咎于越共和美国的战争,而不应该指责其中的某一方。最后,对于战争的总结,指出美国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失败,但在政治上在国家形象上,输掉了这场战争,同时也输掉了美国的自尊和骄傲。从教科书的整体立意来看,美国历史课对越南战争的学习,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反思美国的政治制度、对外政策等内容。

——摘编自叶希蓓《越南战争在中法美越四国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书写对比》


(1)根据材料概括中美教科书对越南战争记载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教科书编写的因素。
2021-05-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材料     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对抗局面。因为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1950年4月24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4号文件《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该文件认为,在中国军队已经推进到印支边界的情况下,法国军队和当地部队的联合将难以成功的遏制,因而美国的援助是基本的;“失掉”印度支那无疑将导致东南亚的“丧失”。长期以来,西方以非常矛盾的心态看待中国,因而中国集“富庶与贫瘠、发达与落后、聪慧与愚笨、美丽与丑陋、强大与虚弱、诚实与狡诈”这些互相对立的特性于一身。越南战争不仅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克松政府为了摆脱越战,对美国的军事部署、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摘编自苗岩春《试析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原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4 . 材料 二战后,虽未发生世界性战争,但局部战争风起云涌。朝鲜战争中,喷气式飞机首次得以大规模运用,空中加油技术运用于实际作战之中,越南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开始大量使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装备的可要直起降的海鹅式飞机创下了不败的战绩;在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中第一次动用了隐形飞机;在海湾战争中,当今世界各种高新枝米都不同程度地登上舞合进行了表演.但是战争的目的更加简约,一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战争手段的采用受到节制;二战后技术兵器的广泛运用使现代战场的空间增大,战场日益由平面转向立体:战争日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役的胜利才能达成,实观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委若干次战斗的积累,首战可能就是决战。

——摘编自张海麟、彭训厚《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局部战争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局部战争呈现出的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战后局部战争频发的历史与现实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同朝鲜战争时期一样,随着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增多,美国公众对战争支持人数也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美军承受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国内民众由于伤亡率的增加而对政府越来越失望,纽约和旧金山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活动,到了1968年,反战游行蔓延了全美国各个地方。这一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在参与竞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曾向公众承诺迅速结束越南战争。

——摘编自蒙磊《美国公众舆论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越战支出的不断增加,消耗了联邦预算,从1965年到1970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6%、3.0%、2.8%、4.2%、5.4%、5.9%。从1965年到1968年,越战支出和国防支出都有较大增长。在60年代早期,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很高,越战开始后有显著下降,1965-1968年美国新产生了770万个工作机会,其中的32%,也就是240万个工作机会是由军事及国防工业创造的。

——摘编自王毓敏《论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众舆论如何对越南战争进程产生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2019-05-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银川一中等九州之巅合作体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

——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20世纪的重大战争表(见表)

时间

名称

主要原因

1904﹣﹣1905

日俄战争

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0﹣﹣1953

朝鲜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1961﹣﹣1975

越南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材料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认为:“如果21世纪会是一个和平的世纪,那么它不仅是由国家间的均势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或是由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带来的,而是由通过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带来的可能性会更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视角分析21世纪人类和平的可能性。

2017-06-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全真模拟(第四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越南战争从美国一方看来具备有限战争的色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因冷战政治的制约而不能在越南为所欲为。反过来,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却因冷战获得巨大的境外支持,从而得以长期立于不败之地。……越南战争中美国在军事资源、力量和技术上占有全面的优势……从技术形态上看,就越南方面而言,有低技术武器的大量使用;就美国方面而言,美国几乎把越南当作新武器的试验场,新一代轰炸机、导弹、火炮步兵武器及战斗辅助设备等都纷纷在越南战场亮相。

材料二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但始终无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胜势,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美国把越南民族解放斗争片面视为共产主义势力的扩张而企图加以扼杀,忽视了越南民族主义所蕴涵的巨大能量与坚韧斗志,原以为胜利唾手可得,结果却是久战不决一…….美国在西欧盟国离心日益增强的情况下,片面在东南亚追求的霸权利益,忽视英法两个主要盟友在该地区的传统利益和现实政策,结果在越南战争中失去英法的军事支持和政治合作。而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使美国政府公开宣战和进行战争动员的底气不足,它没有也不能向美国民众充分说明为什么要在越南从事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自《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特点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越南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使美国“最后不得不黯然采取脱身政策”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