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应根据政体精神教育公民,“应该培养公民的言行,使他们在其中生活的政体,不论是平民政体或者是寡头政体,都能因为这些言行普及于全邦而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由此可见,他意识到
A.公民的言论自由会危及城邦安全B.城邦的稳定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
C.城邦政体精神决定了公民的素质D.民主政治才能保证城邦长治久安
2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孔子被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认错的妖魔;康有为等维新派则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至圣素王和神明教主;20世纪初,排孔非儒的声音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最终孔子这一偶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打倒。近代孔子形象多变说明
A.孔子成为各派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B.各种形象都是对孔子的客观认识
C.儒家思想成为近代社会进步的障碍D.近代各派对孔子的认识日益深入
2022-02-25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例如冕,古礼用麻,时人用丝,孔子遵从民众习惯,因为当时用丝廉价;又如古礼臣拜君于堂下,而当时臣拜君于堂上,孔子采用古礼。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意义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六经中,《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孔子重视礼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
2022-02-20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柏拉图在其《普罗泰格拉》篇中描述了普罗泰格拉的社会生存论。故事说众神用土和水两种以及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大地内部创造了所有生物,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生产了物质材料,为了避免外部力量的威胁——城邦进而形成了。然而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是神将尊敬和正义送给了人类,人们为避免相互的残害才产生的。材料表明普罗泰格拉的社会生存论
A.促进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B.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
C.具有早期社会契约论色彩D.实质上仍是一种神创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在僭主政体中,当权者的权力缺乏制约并且足够强大,则会抛弃法治而大兴人治,容易产生腐败,违背正义。据此他认为
A.僭主政治否定法律B.法治比人治优越
C.直接民主易生腐败D.分权与制衡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内容。由此可见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要义是
A.中庸之道B.克己复礼C.以民为本D.天下为公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孔子虽“罕言利”,但他不排斥“利”,且表明在“义以为上”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以义制利”,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懂得“以德生利”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公有制”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不能够拥有“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语·周语)记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国,此人在途经陈国时,看到那里“野有庾积,场功未毕”的“公田不治”景象。与此相反,一些奴隶主却尽量驱使奴隶从事荒田的开垦,使西周末期以来不在税收之列的私田急剧增加。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鋣田,双方各不相让,最后竟然到晋侯那里打官司。(吕氏春秋.异宝)记载楚国令尹孙叔教死前告诫儿子,勿受封赏的良田,只取楚、越间的寝丘贫瘠土地,如此可保长有。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孟子拥护封建政治之主张,皆略同孔子。孔子欲存姬周以复兴封建;孟子则图于移朝易姓之后,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之盛世。

——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呈现出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孟子两人关于封建制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孔子、孟子上述认识差异的因素。
2022-01-05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