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拿破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史学界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使法国由共和国变为君主国,在政权形式上是倒退。拿破仑作为皇帝,确实是一个独裁者,他不仅镇压了王党的复辟活动,而且取缔了言论、集会、出版等自由,对雅各宾和工人组织进行了残酷迫害。但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帝国,拿破仑的集权措施是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所必需的。

——裴泽湘《拿破仑与欧洲》

材料二   推翻封建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震奋欧洲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虽然对法国爆发的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却无力效法法国的榜样而付诸实践。拿破仑战争则帮助了他们,弥补了他们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众多的国度里都成为执政者。同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攻无不克的军队和大炮的陪伴下,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刻。

——刘书林《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的进步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独裁统治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采取集权措施的主要社会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拿破仑时期的对内独裁和对外战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秦始皇和拿破仑都是在历史转变的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过去的策论先生们喜欢做“秦始皇拿破仑合论”,这常常被人当作谈笑的资料。但是我们如果要研究历史转变,这两人的确有可以供我们参证的地方。拿破仑法典代表了资本主义的特性,所以克劳斯维茨说,拿破仑的二十年的胜利是他的新政治制度的结果,这是一方面。然而另外又有一面,拿破仑的武力征服却是反动的。他的利剑一斫到各民族的本身,便折断了,他自己倒反被各国人民的事业所推翻。秦始皇的时代不是拿破仑的时代,这是不用多说的。然而我们可以这样讲,秦国“六世之威”(贾谊语)是由孝公所开始建树起来的,这代表了古代世界的转向。秦国变法,“不别亲疏”而一切按照法律处理,因而推翻了古旧的氏族贵族专政制度,这使秦国在耕战智术方面有了发展,以致富强起来。其所以如此,并不是秦始皇个人的能力,而是贾谊所说“势也”,这是一方面。然而另外又有一面,秦始皇销毁兵器以铸金人,武力奴役各国人民却是反动的。民族的民众的反秦战争和六国合纵的抗秦战争,在性质上完全是两件事,这是应当分辨的。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和秦始皇对各自所处时代“历史转变”的突出贡献。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被各国人民的事业所推翻”的直接原因,并说明秦始皇发动战争的双重性。
(3)据材料,说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的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欧洲与法国政府》指出“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之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2019-01-18更新 | 447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加试题】教育是推动社会进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人逐渐认识到,法律、社会的行为规范等并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而是由人自己通过思考、选择、讨论决定的东西,因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智者们向年轮人传授文法、修辞、辩证法(哲学)三门课程。黑格尔指出:“智者们就是希醋的教师,通过他们,文化才升始在希腊出现。”教育家策勒尔对智者评价说:“他们是哲学对话体的开端,他们是优雅的阿提刻散文的创立者。”

——【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材料二 1800年,拿破仑开始重建教育。他颁布《国民教育计划》,该法令重点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并设立教育督导制度来不间断地监督学校及其救学工作。在中等教育改革完成之后,拿破仑于1806年着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颁布了《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1808年,又颁布《大学组织令》,建立了中央—学区—省级三级建制的救有督导制。拿破仑当政后,在巴黎及其他地区创办了十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如师范学校、武器学校、军事学校、音乐学校、医学学校等,强调实用技术传授。

——摘编自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智者教育活动开展的历史因素,并简述智者教育活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启动教育改革的国内政治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如果说在危急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面貌而出现的,他作为士兵和政治家的全部品质,却是和英国人民的天性永不协调的。

——丘吉尔《英国民族的历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克伦威尔对民众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丘吉尔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人民的天性”指什么?
2018-12-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像历史上大多数伟人一样,拿破仑对许多人来说仍然有许多未知因素和未解之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哪个人能像拿仑这样拥有如此长久的赞。革命使拿破仑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他以自己的方式使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将欧洲人从沉睡中唤醒。在他的一生中,他只有一个外在的、根本的雄心,而这就是为了积极表现他感到自己具有的伟大品质所需要的唯一雄心。当自负、雄心和自制这样互相熔铸在一起,并且给一个人的天赋才能配备了一副铁和金的骨架,使这些天赋才能够把它们的印记打在整个宇宙之上的时候,他身上就产生了一种非凡的现象。

——摘编自【法】艾利•福尔《拿破仑•波拿巴不可一世的永存者》

材料二 拿破仑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这类人对压力和焦虑有很大的容忍力。他有限的焦惑使他采取了鲁莽的行动,战胜了敌人。拿破仑的心理支持了他的军事目标,使他受到法国人的爱戴。但在俄国冬天和惠灵顿(第七次反法联盟的英军元帅)面前失败了。

——摘编自【埃及】阿尔弗雷德琼斯《拿破仑•波拿巴的心理观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凭借什么功绩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共和国救星的?如何理解“他以自己的方式使革命扩展到整个欧洲,将欧洲人从沉睡中唤醒”?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后期战争的“军事目标”,及“在俄国冬天和惠灵顿面前失败了”分别是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拿破仑“拥有长久赞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概括上述两则材料在评价拿破仑时的相同视角,这一视角对史学研究有何意义?
2019-03-0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第544条:所有权是无限地利用并支配物品的权力,但利用以不受法律禁止为限……第545条:除非供公用并公正地赔偿,不得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财产。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   拿破仑回顾自己曾走的道路时,直言不讳地承认:“我曾希望法国统治全世界。拿破仑知道必须摧毁法国的劲敌英国,他先后实施过三个计划。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第三个计划是企图通过严禁英国商品进入欧洲,窒息英国经济。但相反,对法国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拿破仑宣称“我就是大革命”,曾对意大利人民说:“法国军队是来为你们打破锁链的”,对远征俄国,他说:“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

——摘编自塔尔列《拿破仑传》


(1)根据材料一,分析拿破仑的《民法典》体现了什么原则?《民法典》被誉为“法国第二宪法”、“世界法律文化的一个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拿破仑实施“第一个计划”和“第三个计划”的举措。你是否赞同拿破仑自称“我就是大革命”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歌德讲过:“拿破仑摆布世界,就像洪默尔摆布钢琴一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是拿破仑的军事活动还是他的外交活动,都具有进攻性的特征。拿破仑在外交和军事上的这种进攻性,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建于深思熟虑基础上的……随着他本人侵略野心的膨胀,这种进攻性逐渐失去了原先从战略全局经过深思熟虑的、有充分把握的优点,而愈益带有主观唯心的、冒险的色彩,有时甚至反映了“要么全部么全不”的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而他这种违背客观规律的冒险性行动却使他遭受毁灭性失败。

——李元明《拿破仑评传》

材料二   另一个人(拿破仑)在法国内部创造了一些条件,从而才保证有可能发展自由竞争,经营分成小块的地产,利用解除了桎梏的民族工业生产力,而他在法国境外则到处破坏各种封建的形式,为的是要给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在欧洲大陆上创造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适当环境。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1)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军事外交活动的进攻性前后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他在军事上“毁灭性失败”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拿破仑在法国“内部”和“境外”为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而采取的措施,并据此判断拿破仑帝国的性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拿破仑说:“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阅读材料:

材料一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拿破仑法典》

材料二新的更为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建立了。历史剧只能演远古时代的,即便是拿破仑所尊崇的高乃伊,其剧本也必须进行删减。每次上演歌剧时,都必须请示他,不只是在创作后送交审查,连选题也要进行审查。宗教题材作品一律禁止,神话故事都备受推崇。……原先拿破仑只册封最勇敢的元帅、最能干的参议员和大臣为亲王、伯爵、侯爵,作为最高荣誉。如今,这些新贵族的子孙,富有的胡作非为者和游手好闲者,竟可以享受一代法国人为之奋斗十年、流血流汗誓言废除的种种特权。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拿破仑制定该法典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该法典的意义。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拿破仑违背了哪些原则?并分析其原因。

2018-06-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2018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2018-06-09更新 | 3632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