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材料一 1812年,拿破仑率60万大军进攻俄国,9月14日占领莫斯科。但是,莫斯科经过一场大火已变成一座空城,10月13日,天降大雪,气温骤降,冬天来临,拿破仑不得不决定撤退。在饥饿、寒冷和俄国军队的不断袭击下,法军伤亡惨重,仅剩几万人回到法国。

材料二 1941年,希特勒调集180万人,实施“台风”行动,要在冬季来前攻占莫斯科。可事与愿违,不仅德军的进攻遭到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而且11月3日,第一次降雪开始了,没有御寒装备的德军陷入冻馁之中。到12月初,气温已达到零下40摄氏度。德军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人员冻死无数,苏联乘机反击,歼灭50万,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处在不同时代,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什么都企图征服俄国(苏联)?
(2)在莫斯科,俄国军民对付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方法有何差别?
(3)莫斯科战役爆发时,欧洲战场呈现什么局势?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
2019-09-2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选修3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不仅进行军事战,而且进行经济战。1806年11月,在打败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用拿破仑自己的话说,他要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

——张芝联《法国通史》

材料二   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原则,全面、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订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签订类似条约,将本国经济完全纳入国际市场。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拿破仑用“陆上的力量征服海洋”的经济政策,并简析实施该政策的目的和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法国在19世纪中后期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重大举措。
2019-09-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的行为既有新时代的特征,又体现出浓重的旧时代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

——(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材料三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其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的主要表现。
(3)指出克伦威尔护国主政权和拿破仑帝国政权的共同本质,结合材料三概括说明上述政权建立的积极意义。
2019-06-0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英国长期议员沃勒(1597—1686年),曾写诗赞颂克伦威尔:“海洋属于我们,所有国家的船只,向我们的舰船致敬。……尊敬的阁下,您现在不仅是我们,而且也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保护人。”沃勒赞颂的理由是克伦威尔
A.领导革命,结束封建王权统治
B.任护国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对外扩张,拓展英国殖民霸权
D.改善法律,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拿破仑一生功过参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拿破仑法典代表了资本主义的特性,所以克劳斯维茨说,拿破仑的二十年的胜利是他的新政治制度的结果,这是一方面,然而另外又有一面,拿破仑的武力征服却是反动的,他的利剑一斫到各民族的本身,便折断了,他自己倒反被各国人民的事业所推翻。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

材料二:拿破仑回顾自己曾走的道路时,直言不讳地承认:“我曾希望法国统治全世界。”拿破仑知道必须摧毁法国的劲敌英国,他先后实施过三个计划,第一个计划的目的是切断英国通往印度的通道,扼杀英国对东方的贸易。第二个计划是入侵英国本土,第三个计划是企图通过严禁英国商品进入欧洲,窒息英国经济。但相反,对法国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拿破仑宣称“我就是大革命”,曾对意大利人民说:“法国军队是来为你们打破锁链的”,对远征俄国,他说“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

——摘编自塔尔列《拿破仑传》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的“资本主义特性”,举一例史实说明拿破仑的“利剑一斫到各民族的本身,便折断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实施的第一和第三个“计划”及其给法国带来的“严重后果”,你是否赞同拿破仑远征俄国是“想使俄国摆脱自身的那些缺点”的说法,请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和拿破仑,都对本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皇帝是清朝最堪赞誉的贤明君主,符合了传统中国所谓内圣外王的尺度,他既仁慈也不乏决断力。武功与文治都无与伦比。平定三藩之乱(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叛乱);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平定割据台湾的郑氏集团,使台湾回归祖国;率领军队征讨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击败它的首领葛尔丹。康熙皇帝武功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几件大事,彪炳于史册而毫无愧色。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属于康熙帝“文治”方面的两个措施,概括康熙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材料二   下图漫画为《镜中的拿破仑》。镜子前的拿破仑,头戴皇冠、手握宝剑;而在镜子中却变成了手拿《民法典》的华盛顿。



(2)材料二中漫画的创意,代表了作者对拿破仑的不同评价与观点。选择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一,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华盛顿在此地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②《美国联邦宪法》在此地通过
③华盛顿在此地举行首任总统就职仪式
④华盛顿就任总统期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在此地办公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812年,拿破仑决心用帝国的铁蹄来粉碎俄国沙皇的傲慢与反叛,因为俄皇拒绝执行某一政策,该政策使俄国商业凋敝,财政陷入困境。结合所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政策企图“以海洋征服大陆”
B.该政策既打击了英国,也葬送了法国
C.拿破仑远征俄国与该政策密切相关
D.拿破仑无视法国经济实力落后于英国的事实
2019-05-0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加试题】战争几乎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样久远,曾经深刻影响并塑造了人类历史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种极不相同的交战者在这20余年(1792-1815年)相互对峙,他们的实力和制度都极不相同。作为一个国家,法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愿望而与其他国家对抗;但另一方面,作为革命的化身,法国又呼吁世界各国人民推翻暴政争取自由。于是保守和反动的势力都一致反对它。无疑,经过革命最初的天启年代之后,对抗两边的差异性逐渐减小了。到拿破仑统治末期,帝国主义征服和剥削的因素已经压倒了解放的因素。一般来说,交战双方的阵营是很不平等的,除法国本身以外,只有美国在感情上倾向法国一边,但美国在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了中立,至于其他的盟友,是以意识形态方面的为主,而不是国家权力本身。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

——1848》

材料二   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波及了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无法计算。世界大战的惨烈和威胁也引发了人类对和平的不懈追求。

——摘自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前言


(1)依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战争的性质,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在感情上倾向法国,但大部分时间保持中立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40年代-70年代,人类为争取和平、维护和平做出的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积极努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
B.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
C.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
D.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