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甘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400年以后的世界,被认为是“贸易打造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8世纪)欧洲人的棉纺织品贸易把亚洲、非洲和欧洲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网络中。在此前四千年的棉花史中,从来没有这样一个跨越全球的网络。此前也不曾有人用印度织工的产品在非洲购买奴隶,然后把奴隶贩运到美洲的种植园去,生产供欧洲消费者享用的农产品。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体系,清晰地表明了资本和国家力量联合在一起所拥有的改变世界的力量……贸易网络扩张到亚洲、非洲和美洲,主要靠的并不是价廉物美的商品,而是靠武力屈服竞争者,以及欧洲商人在世界很多区域的强制性存在。

——【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在英国的纺织工业看来正稳定发展的时候,即18261850年它却突然停滞。要重新发动制造金钱的引擎,就必须注入新的资金,并且发展一种可以发掘新市场的新工业。这项新工业便是修筑铁路,这种工业也始于英国……铁路的修筑与海运的发展,又拓展了供应的地区和商品贸易的地区。资本主义的方式不断将新的人口直接和间接地引进其日益拓展的联系轨道中。在这个新方式之下,结合带来了专门化。

——摘编自【美】埃里克·R.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殖民地的印度被依附在大英帝国的工业体系上。甘地多次悲愤地宣布,英国运走了印度的棉花,又用廉价的大工业纺织品打碎了印度的手工纺织业。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批判,是甘地农村经济思想的出发点。他认为城市集中化的经济导致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其结果是少数人有可能利用这种财富权力压迫多数人,并且终将形成阶级对抗。甘地极力批判工业主义和物质原则。他反对机器狂热的目标,在于解救印度农村,只有这样做,印度才能成为一个民族。

——摘编自彭树智《甘地的农村经济思想及其道德观》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欧洲人扩张贸易网络的主要罪恶行径,并指出其为开展血腥贸易而在塞内加尔设立的重要枢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初开创“铁路修筑与海运发展”的新型交通工具,并分析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如何“拓展供应的地区和商品贸易的地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甘地实践农村经济思想的主要举措。简析这些举措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作用。
2021-07-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战后,亚洲国家对西方列强集体失望。英国没有兑现印度期待的自治。反而变本加厉,加深了印度的殖民枷镇。这导致甘地等印度精英从支持英国参战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民族主义者,开始推动印度独立。……比之外,一战使得亚洲的知识分子们经历了期望和失望,也让他们开始反思西方文明。亚洲人到底还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还是要自己另起炉灶?亚洲的价值和未来的归宿是怎么样的?

——摘编自徐国琦《亚洲为什么要重新审视一战的历史?》

材料二   19422月,蒋介石访问印度,目的之一是调和英国殖民地当局和印度独立势力的对立情绪,以便英国整合印度人力物力全力对抗法西斯。“彼受英人统治之苦痛而演成今日铁石心肠,无论任何革命热忱,亦不能转移其忍心之毫末。余对其观念之综论,彼惟知爱印度有印.度……乃印度哲学与传统精神所造成。只知忍痛而毫无热忱,实非革命首领之特性。余乃断言印度革命之不易成功也。”

——摘编自《蒋介石访问印度内幕>蒋介石日记》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一战结束后英国对印度加深“殖民枷锁"及甘地演变为“民族主义者”的表现。指出甘地在对西方文明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英国与印度独立势力的对立”,并概括蒋介石对甘地的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孙中山及甘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两个半世纪以来民族主义革命传统的梦想,而且还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诉求,将政权从满清那里解放出来,将它扩大到所有中国人……1925年3月孙中山抱憾而逝,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但孙为进步奠定了基础,其追随者得以在此基础上继其遗业。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19,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但对甘地非暴力思想也有不同意见。印度另一位政治领袖真纳就认为甘地改变了国大党成立的初衷。在非暴力不合作的口号下,国大党发动群众斗争,最终伤害的可能是印度的长远利益和民众利益(家庭纺织运动)要求全国民众回归土布手摇纺车时代,尽烧价廉物美的洋布,最后实在无法推行,不了了之。

——摘编自林达《历史在你我身边》


(1)为“超越狭隘的种族诉求”,孙中山先生作了怎样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先生晚年为“进步”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2)根据材料二,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认识①推动印度独立,产生较大积极影响;②政治上和经济上伤害了长远利益和民众利益,请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认识谈谈自己的理解?
2019-10-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宅(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材料三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羁轭。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拿破仑“仍谋世袭”的史实。并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该运动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宣传民生主义的历史意义。
2020-10-22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世纪初,孙中山和甘地各自领导了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被誉为“中国的民主共和之父”,甘地被誉为“印度自由的灯塔与向导”。


材料二   我在《印度自治》一书中将手工织布机或纺车描述为解决印度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帮助印度民众摆脱日益严重的贫困局面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同样可以帮助印度实现自治。……我信赖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我的想法是让那些妇女纺纱,用这些纱织成土布后再用作印度人的衣料……这场运动无论如何都不会带来任何害处。

——摘编自《甘地自传:我追求真理的历程》


(1)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获得各自盛誉的主要理由,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在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共同地位。
(2)根据材料二说明甘地“这场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辩证评价“这场运动”的影响。
2020-06-1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期中)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和甘地给人类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羁轭。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4年的《民生主义》系列讲演是孙中山最后一次宣传社会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在孙中山的影响下,20世纪初,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了《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列传》一文,简要地介绍《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部分内容,宋教仁撰写《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简要陈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

——摘编自尚明轩《孙中山与社会主义述论》

材料三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关于人权方面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并概述其宣传民生主义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做简要评价。
2020-05-23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湖州中学、嘉兴一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一战后亚洲为争取独立,涌现出不同道路的民族解放运动。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以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大批法国、瑞士和意大利人在每个车站聚集起来欢迎他。但是,我怀疑他们是否理解了甘地的话:“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

——威廉·夏伊勒《甘地的武器》

材料三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相关的革命理论与活动。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独特方式”。列举该方式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具体史实。
(3)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两人不同的原因。
2019-12-06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加试题】甘地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新成立的俄国的领导人所宣布的革命愿景,在整个世界回响。这激发了印度国大党领袖们争取自治的希望。他们读到了列宁要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各民族联合起来斗争的吁求。欧洲的战争和革命也正在动摇西方殖民列强的根基。1919年,一万名印度人在阿姆利则城的和平集会在流血中结束。国大党组织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拥有了一位将运动带到人民当中的新领导人

——莫汉达斯•甘地。

由于同时熟知印度和西方文化,甘地试图将这两种价值观结合,用以抵抗不公的民族原则。他深深赞同西方社会主义者要求改善穷人和被压迫者生活的诉求,同时深信通过沉思实现精神再生的印度观念和非暴力的原则。

——摘编自【美】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材料二   一九三〇年三月十二日,甘地手持竹杖,背部微驼,身着终年不离身的白色土布“拖地”,于早晨六点三十分率领七十九位门徒离开讲经所,开始向四百公里外的大海进军。二十五天后,甘地一行于傍晚六时抵达离丹地城不远的印度洋海滨。次日,在数千名群众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滩上淘捞一把海盐。他神情严峻而坚定,在空中挥舞着拳头,然后把洁晶白色的盐未撒向人群。大海恩赐而被禁用的礼物,从此成为为独立而战的新的象征。

——节选自【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等《圣雄甘地》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度非暴力抵抗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指出材料二中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积极影响。

2018-11-07更新 | 1376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中山说,“对于欧洲人,只用仁义去感化他们,要请在亚洲的欧洲人,都是和平的退回我们的权利,那就象是与虎谋皮,一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完全收回我们的权利,便要诉诸武力。我们中国人数有四万万,向来虽然爱和平,但是为生死的关头也当然是要奋斗的,当然有很大的武力。如果亚洲民族全联合起来,用这样固有的武力去和欧洲人讲武,一定是有胜无败的!”

——摘编自《总理全集》

材料二   当时印度人与英国殖民者的对立远没达到所谓的“你死我活”的地步,这一方面与印度人笃信佛教劝谕信徒修行、寡欲、与世无争、甘于过贫苦的日子有关,而且去翻翻英国对印度的征服史也会了解,当年英国是带着工业革命的新文明踏上印度大陆的,而此前的这块大陆从文明程度上讲差不多处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早期吧。如果把甘地和孙中山处理“反帝”这件事的方式互换一下,让甘地在印度组织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让孙中山绝食号召国人非暴力不合作,后果可想而知。

——《世间几人如甘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其直接相关的革命理论。
(2)据材料一、二,指出孙中山和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孙中山和甘地分别以不同方式领导着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评价这两种不同斗争方式的标准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甘地被誉为“圣雄”,领导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主义)它包括四个基本内容:(1)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2)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3)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4)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上卷》


材料二                    
1926—1945年上海《申报》甘地报道数量统计表
年份1926192719281929193019311932193319341935
报道篇数101640592644182
年份1936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
报道篇数666203245439249

——摘编自应厚非、陈舒慧《<申报>甘地报道趋势研究(1922-194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主义的主要内涵。简要分析甘地主义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45年《申报》有关甘地报道数量的高峰期。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30—1934年《申报》对甘地报道数量激增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