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甘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甘地”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0312日,甘地及其弟子向240英里之外的海滨丹迪村落进发,以“显示其独特风格”的食盐长征,开始了国民不服从运动。接着,抵制洋布与禁酒的运动、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放弃公职的不合作浪潮,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斗争进入白热化,全印风起云涌的反抗震惊了英国。到193410月,国大党宣告停止国民不服从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亦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甘地“独特风格”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
2021-05-23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21届高三第十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乔治·华盛顿、甘地、孙中山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三人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华盛顿、孙中山、甘地三人享有“国父”称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用一句话概述。

材料二   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我相信非暴力这种武器属于最强者。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死。这就是不合作的非暴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坚持非暴力的不合作主义……。

——甘地《论不合作》(1919年)

材料三   



(2)结合材料二、三概述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

材料四   1894年,孙中山上书直隶总督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但遭到冷遇。孙中山由此感悟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

材料五   1893年以后到22年中,甘地将印度教派的仁爱、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甘地主义”的思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孙中山和甘地在领导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依据上述材料比较分析影响两者走不同道路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式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佛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退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贾•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唯一条件,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实际原因又是什么?
(2)据材料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目标是什么?“不合作”的范围涉及哪些具体的社会部门或领域?(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三,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不得摘抄原文)
(4)有人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你怎样看待“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毛泽东与甘地作为近现代中国和印度的领袖人物,都非常重视经济建设工作并积极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苏联要动脑筋……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必须肯定。……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随着……农业的日益现代化,为农业服务的机械、肥料、水利建设、电力建设、运输建设、民用燃料、民用建筑

材料   等等将日益增多,重工业以农业为重要市场的情况,将会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摘自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关于工农业建设的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毛泽东在工农业建设探索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

材料二   甘地进行社会改革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甘地认为村社制是印度传统精神的表现,他大力颂扬传统乡村的手工劳动方式,抨击大机器生产是剥削农民毁坏人们精神道德完善的根源,因此,甘地乡村建设的活动中心是主张全面恢复手工纺织生产。他亲自带头开展手纺车运动,将手纺车看做是印度精神的宝贵财富。

——摘自王春景《菩提树与恒河水》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毛泽东与甘地在经济建设探索中的异同。结合所学说明甘地的主张对印度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种道德的,乃至具备宗教唯纬度的社会运动。他所追求的不是以恶对抗恶,亦非以善对抗恶——在甘地看来,过激的“对抗”本身就不是善的——而是以善消融、驯化恶。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
材料二 (当1939年纳粹的狼烟已经在世界燃起的时候,甘地曾在9月间致函希特勒,信中说:)事关重大,我必须向您呼吁。我完全清楚,您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阻止一场毁灭人性的战争的人。为了一个看起来似乎非常有价值的目标,难道必须真的付出这种代价吗?难道您不愿倾听一个经过深思熟虑曾经成功地避免了战争的人的和平呼声吗?
——瓦尔特•莱佛《印度与德国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在印度解放斗争中的思想精髓是什么?在这一思想精髓的指引下,甘地领导了哪一政治运动?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向希特勒发出了怎样的呼吁?结果如何?对甘地的这一行为,你是如何评价的。
2016-11-27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陕西武功县5702中学高三第八次练考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一甘地在结束最后一次绝食时向信徒们发表演说:你们不要把你们居住的城市与全国其他地区分隔开来。你们必须在整个印度和巴基斯坦恢复和平……如果我们记得,生命只有一次,那么我们没任何理由相互视为仇敌……愿神使我们大家更加明智……以便印度和整个宇宙幸福繁荣。

——【法】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圣雄甘地》

材料二印度为怀念圣雄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材料三(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他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

——《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这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2)据材料三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对其作简要评价。

7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学上是错误的东西,在世界历史上却可以是正确的。”甘地的经济思想复杂而独特,又充满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但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怎么能责怪曼彻斯特呢?我们穿着曼彻斯特的衣服,所以曼彻斯特才生产它们。当我觉察到孟加拉人的勇敢时,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在该管辖区内,没有纺织厂。因此,他们能够恢复原始的手工纺织业。
——甘地《印度自治》
材料二 自治是一座伟大的机构,……但中心始终是纺纱车,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它旋转。
——止默《甘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认为印度贫困的根源是什么?应采取怎样的对策和斗争形式?
(2)据材料二,甘地认为印度自治的中心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的观点。
2013-04-02更新 | 6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甘地认为“坚持真理”是强者的武器,它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材料二 15岁时,甘地偷了哥哥的一小块金子,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悔过信给父亲。原以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竞原谅了他,甘地感动得哭了。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力量远远胜过责打。甘地在英国留学和南非工作期间,他阅读了许多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甘地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极为认同,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材料三 (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1983年版)
材料四   (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994年版)
(1)材料一体现了甘地的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指出甘地这一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材料三、四两则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4)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2010-07-26更新 | 4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陕西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