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下图为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⑤表示____
(2)利用方法⑦调查某草原田鼠种群密度时,若一部分被标记的田鼠标记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该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如果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后,此草原慢慢发生了一系列演替,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
(4)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2023-12-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太湖水质污染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为高效实现“养鱼抑藻”这一目标,科研部门作了多项相关研究。请就提供的科研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1)下图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对藻类种群数量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以便为养鱼户提供恰当的指导。鱼鳞藻、脆杆藻为藻类植物,是鱼的优良饵料,微囊藻属于蓝藻,其产生的毒素污染水体。
①对如何养好鱼,民间有“养鱼先养水”的说法,由图分析可知,当水体营养化程度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时,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②将湖水培养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2mm×2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三类藻细胞分布如下图,则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表明,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放养的草食性鱼高强度的摄食使水草量急剧下降,最终会导致草型湖泊变为藻型湖泊,这个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演替,说明该水域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弱。为了使太湖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中的生物种类,以调整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
(3)科研人员针对太湖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椭圆萝卜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椭圆萝卜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一“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A

B

①预处理的湖水

②经48h饥饿的椭圆萝卜螺5只

③水生植物(食物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椭圆萝卜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椭圆萝卜螺的代谢率__________________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2023-12-18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根据“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培养的酵母菌可以看做一个___________(填“种群”或“群落”),对其进行计数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2)取样时应先振荡试管,目的是___________。制片时应该在盖盖玻片___________(填“前”或“后”)滴加样液。
(3)若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___________(答出三点)等无关变量。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实验的 K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4)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图 1 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 是观察到的图像。

图2表示的这个大方格上有___________个中方格,其容积是___________。若计数得图2中每一个中方格里酵母菌的平均数量为 10 个,则该 1mL 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____个。
2023-12-1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图1表示两种类型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图2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如图1中的甲曲线所示,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 法。在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至少说出两种原因)。
(2)若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后进行观察计数。如果观察到5个中方格共80个小格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约有酵母菌_____个。若将压在中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全部计数,则估算出的酵母菌数量偏_____(大/小)。
(3)图2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类似于图1中_____曲线的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3时的数量_____(填“>”“<”或“=”)t2时的数量。
5 . 某湿地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自然生态空间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不断提升,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惹人驻足。为保护某濒危物种,将其引入此湿地,一个多世纪内其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甲,图乙是在某调查阶段该物种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丙为两种不同的种群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可知,该物种在增长速率最大时的种群数量大约是________只。据图乙可知,该种群在调查的第5年时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___
(2)若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按“S”形增长,则为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鱼的种群数量应维持在__________________(用K 表达)点左右,用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调查该种鱼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后的动物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_________(填“多”或“少”)。
(3)图1 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相关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

分析图1实验数据得知,在0~7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S”形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答出两点),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2,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_______个/mL(取4个角和中间共5个样方)。
2023-12-1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重点高中联谊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某实验小组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培养液和接种酵母菌(如表所示),培养后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ABCD
培养液体积/mL105105
初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在实验室中,检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方法是___。检测时,若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计数,则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
(2)4支试管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取决于___(填“培养液体积”或“初始酵母菌数”),最先到达K值的是___(填编号)试管,原因是___
(3)A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图中绘出D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4)培养一段时间后,4支试管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均下降,原因是___(答出2点)。
2023-12-1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7 .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直径3~8微米。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小球藻种群增长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见下表(密度单位:×106个/mL)。回答下列问题:

pH

起始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6

1.0

3.0

3.8

4.6

3.0

2.2

1.8

1.5

7

1.0

4.6

5.3

4.2

2.1

1.2

0.8

0.6

8

1.0

5.2

5.6

?

2.9

1.0

0.6

0.2

9

1.0

3.7

5.1

3.8

2.2

1.3

0.7

0.5

10

1.0

1.5

1.8

2.0

2.3

1.3

0.8

0.1


(1)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项)。在上述实验条件下,小球藻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未设置空白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
(3)据上表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pH约是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需每天_______对小球藻进行取样计数,在取样前需要对试管_______
①取出的样液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③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lmm×0.lmm)计数。pH为8的 实验组,第3天取样观察到的计数室中某中方格小球藻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推算培养液中小球藻的密度是____________个/mL。
   
2023-12-1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中学I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图1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填“b”“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1中曲线II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II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为了绘制得到图2的曲线图,可采取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
(3)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一滴酵母菌液,静置5 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如果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液进行染色,在计数时应只统计___色的酵母细胞。
(4)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7 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增长:超过7d之后,由于___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5)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3,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___个/mL
2023-12-1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9 . 图1表示某草原上仓鼠种群数量变化图,图2是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并测得实验数据绘制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 。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₀。制约仓鼠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______ 。当某种天敌进入一段时间后,仓鼠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在天敌捕食压力下,仓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____________之间。
(2)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实验操作:先向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____ 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为了绘制得到图2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
(3)分析图2实验数据得知,在0~6 d之间酵母菌的数量呈__________增长:超过6d之后,由于________原因,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4)如果用台盼蓝染液对酵母菌液进行染色,在计数时应只统计____ 色的酵母细胞。显微观察时在调焦清楚后,若发现只能看到血球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到竖线,此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调________
(5)图3是培养3d后,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 个。
2023-12-11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兴趣小组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并定期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2)为监测酵母菌的活细胞密度,先用无菌水将发酵液稀释100倍后,再用台盼蓝染液染色使其又稀释了2倍,用25(中格)×16(小格)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理论上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5×108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3)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①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连续3天取样计数;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底部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③将培养液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2处错误①_____;②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氧气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实验小组分别将酵母菌置于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下进行实验,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图中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_____;图中a点种群增长速率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 b点种群增长速率。b点后,酵母菌数量下降,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
2023-12-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学情反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