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某学校生物社团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5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检测并计数统计,连续观察7天。
(1)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b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形,种群数量为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20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2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___
(3)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取样液后,并稀释10倍,用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25×16)计数。若用图2的计数结果作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点代表酵母菌)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______个/mL

(4)理想状态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 .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温度分别为10℃,20℃、30℃、40℃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用100mL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1结果可知,酵母菌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___。20℃与30℃两组48h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主要原因是培养液中___
(2)100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应采用___的方法进行计数,实际计数时可利用图2所示工具,该工具名称是___,共有___个计数室。
(3)A同学将培养液摇匀后使用上述工具计数时,观察到如图3所示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B同学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不做其他处理,使用同样工具计数,显微观察到某中方格的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如图4。若最终几个样方中平均数与其相同,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密度约为___个/mL。该结果___(填“能”或“不能”)直接作为图1作图数据。
2023-11-1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新丰中学等八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3 .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如下。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组:20mL培养液;
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
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
D组:理想条件。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mL经稀释1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个。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本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1-16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若该同学用长和宽为1mm,深度为0.1mm的血球计数板,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__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3×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2023-11-07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3讲 种群及其动态(讲义)-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5 . 某学校生物社团小组为了探究不同温度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5组实验,每天定时取样检测并计数统计,连续观察7天。
(1)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b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形,种群数量为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20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20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____
(3)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取样液后,并稀释10倍,用图1所示的血细胞计数板(1mm×1mm×0.1mm,25×16)计数。若用图2的计数结果作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点代表酵母菌)则此样液中酵母菌的密度是____个/mL
   
Ⅱ.在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受破坏后,当地采取了相关措施进行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的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和灌木三个阶段,如图表示其典型物种①②③的种群密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4)欲统计山脚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对于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常用____法进行采集。
(5)b时期时,物种①②③呈垂直分布,该现象的主要意义是____
2023-10-30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I.如图甲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图乙是科学工作者连续20年对该草原的某种鸟类种群数量的调查曲线。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O→b时段内野兔的出生率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
(2)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1,该比例____(“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3)图乙中该鸟类种群数量第____年最少,第8至第1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型。
II.血球计数板计算题专项训练:
(4)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如图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____个。如果将某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再进行计数时,5个中方格的细胞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个。

(5)该实验在对酵母菌计数时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计数前先用亚甲基蓝染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中____区(填图中字母)5个中方格的活酵母菌数,该区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其中一个中方格如图所示(图中黑色的细胞为被染色的细胞),另外4个中方格的活酵母数分别为12、19、13、16,以此估算1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活酵母菌数接近____个。
2023-10-25更新 | 37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高邮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期中迎考压轴练生物试题
7 . 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如下。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组:20mL培养液;
B组:20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
C组:20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
D组:理想条件。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_____措施,乙图的中方格中有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mL经稀释10倍的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_____个,计数的原则应是_____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属于_____(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借助血细胞计数板,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应是_____在前。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_____
(4)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
(5)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实验中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 mm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8 .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某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温度分别为10℃、20℃、30℃、40℃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用100毫升5%的葡萄糖溶液培养,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酵母菌是我们生活中极易见到的___________生物,实验室常以它为材料来研究种群数量变化,从图1结果可知,酵母菌生长最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10℃组,0—96h酵母菌种内斗争逐渐_______。该组值(当日种群数量与上一日种群数量的比值)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
(2)20℃与30℃两组超过48h, 该种群数量均________,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图为某组观察使用的血球计数板基观察结果,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__________个计数室,若实验中多次出现图2中c的现象,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致。
   
若计数板1个大方格中有16个中方格,培养液稀释100倍居统计4个中方格中酵母菌总数为55个,则10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________________个。
2023-10-2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