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液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为寻找适合建立种群“S”型增长模型的实验变量组合,某兴趣小组研究了接种量和溶氧量(用摇床转速r·min-1来控制)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影响酵母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
(2)接种量都为1.5mL的3组实验中,摇床转速为________的酵母菌种群最早达到K值。
(3)在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该兴趣小组采用了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图1是一块规格为1mm×1mm×0.1mm的血细胞计数板正面示意图,图2所示观察到的图像。
   
①如果培养后期计数室每小格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②若对计数室里的酵母菌进行台盼蓝试剂染色,计数时应计数_______(填“染色”“未染色”或“染色和未染色”)的酵母菌数。
③图2代表一个计数室,若计数得其中每一个小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数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____________个。
2024-01-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校际联考生物试题
2 . 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黄河中游三门峡段加快打造水美、岸美、环境美的最美岸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天鹅等候鸟来此越冬,该过程中影响天鹅种群密度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填种群的数量特征)。
(2)研究发现该湿地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要研究某植物的生态位,可研究它的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3)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某杂食性动物丙同时取食某禾本科植物甲和植食性动物乙,某段时间内调查能量流经乙的过程,如下图。

①写出图中字母A、C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_,C__________,乙的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方式有____________
②春季,丙从甲、乙处获得的能量比值为2:1,秋季该比值变成1:2,按照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让丙获取的能量增加1kJ,则秋季消耗的甲的能量是春季消耗的甲的__________倍。
(4)科研人员对水体中某种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调查,该实验不需另设对照组,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值偏_________

在用血球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__个。
2024-01-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个生物小组探究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___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模型。
(2)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
(3)若某湖泊发生了“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生根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的变化,则该湖泊的演替是___。一般来说,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机质总量不再增加,演替也不再进行,此时称为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与正在演替中的非顶极群落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以下属于顶极群落的特征的有(填对应字母)___
A.物种多样性高
B.群落净生产量高(净生产量=固定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抗干扰能力强
2024-01-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图1为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图2所示的曲线。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1中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填“a”“b”或“c”)。
(2)分析图2,前4年该林场松鼠种群数量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__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第4~1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填“<”“=”或“>”)死亡率。
(3)若图3中曲线II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则种群增长速率最高的对应点是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实验。图为视野中观察的实际结果,表为实验过程记录表(单位:×106个/mL):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h

24h

48h

72h

96h

120h

144h

168h

15

1.2

3.0

3.8

4.6

4.0

3.2

2.8

2.5

20

1.2

5.0

5.3

4.2

2.1

1.2

0.8

0.6

25

1.2

5.2

5.6

4.6

2.9

1.0

0.6

0.2

30

1.2

4.9

5.5

4.8

2.2

1.3

0.7

0.5

35

1.2

1.5

1.8

2.0

2.2

1.3

0.8

0.6

则:
a.若使用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按图来估计:每ml活化液中含酵母菌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 个(不考虑死活)。
b.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2024-01-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一定量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一段时间后,分析得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1)以下是该实验中的一些操作步骤,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

方法要点与目的

初始培养

用天平称量0.1g活性干酵母,放入盛有50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置于摇床上培养24h。该过程中摇床的作用是①____

取样与染色

配置②____染液,取稀释后的酵母菌培养液0.1mL与染液按体积比1:1混合均匀

观察与计数

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盖玻片,再沿盖玻片边缘滴加混合样液,避免因直接滴加样液时在计数室内产生气泡而导致计数结果③____;滴加样液后待④____再计数,以减小实验误差

连续培养与计数

连续培养若干天,每天⑤____取样并计数,目的是保持无关变量相同,减小实验误差

结果统计与分析

将所得数据绘制曲线,分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2)图1中种群数量先达到最大的时间点是____,ac段种群数量变化接近____型增长。df段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即种群数量下降,原因是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积累或____。ef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____(选填“大于1”“小于1”或“等于1”)。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某次计数前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00倍,按上表步骤取样与染色,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一个中方格内的菌体颜色和数量如图2所示。若图示中方格内酵母菌数量代表所有中格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____个·mL-1
2024-01-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甲: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的IBA溶液

5×10-1g/mL的IBA溶液

清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据图回答:

(1)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____
(2)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____
(3)实验结果是____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组枝条生根最多。
乙:利用血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
(4)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球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时,该如何处理?____
(5)实验中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一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如何计数?____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1+4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实验小组将酵母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通气培养并定时取样计数,然后绘制增长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曲线甲、乙表示两批次酵母菌培养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t2之前,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乙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为______
(2)比较图1中t1时两批次培养的种群种内竞争的强度是_______(填“甲>乙”“甲=乙”或“甲<乙”)。
(3)图1中t2之后,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的原因是______(答出2点):
(4)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L。现向1mL酵母菌样品中加入99mL无菌水稀释,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稀释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现观察到图2所示a、b、c、d、e,5个中方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__个。
8 . 图甲是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种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_____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II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II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球计数板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9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下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2表示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藻细胞在某个中方格中的分布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1内a~d四个点中,种群数量最大的是_______点。
(3)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2表示藻细胞在某个中方格中的分布情况,该中方格中藻细胞有___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中藻细胞的平均数为15个,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_个。
10 . 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酵母菌时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原因是_____
(2)曲线a所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主要原因是种群增长所需的_____最丰富。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_____。该组酵母菌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_____(答出2点即可)。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有限的空间中,每组酵母菌种群数量都会达到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若在对照组中接种酵母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024-01-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2024高二上学期素质拓展7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