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酶综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农药残留速测卡可以快速、简便地检测蔬菜、水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速测卡有“红片”、“白片”。原理如下: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脂(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检测时,将一定量的待测蔬菜剪碎,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纯净水;用滴管吸取适量液体滴加到速测卡“白片”上;一段时间后,将速测卡对折(如图所示),用手捏住,使“红片”与“白片”叠合:根据“白片”的颜色变化判读结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速测卡“红片”部分含有靛酚乙酸酯和胆碱酯酶
B.“白片”呈现的蓝色越深,说明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少
C.若环境温度较低,“红片”与“白片”叠合后的时间应适当延长
D.每批测定应设滴加等量纯净水到“白片”上的空白对照卡
2023-02-07更新 | 52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胰脂肪酶是肠道内脂肪水解过程中的关键酶,板栗壳黄酮可调节胰脂肪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人体对脂肪的吸收。为研究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在酶量一定且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检测了加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可知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___________作用(填“促进”或“抑制”)。
(2)图2中A显示脂肪与胰脂肪酶活性部位结构互补时,胰脂肪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性。图2中的B和C为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作用机理的两种推测的模式图。结合图1曲线分析,板栗壳黄酮的作用机理应为_______(填“B”或“C”)。
(3)为研究不同pH条件下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需答出两点)
②由图3可知,加入板栗壳黄酮,胰脂肪酶的最适pH变______________
③若要探究pH为7.4条件下,不同浓度的板栗壳黄酮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基本思路是:在pH7.4条件下,设置一系列板栗壳黄酮的______________,分别测定对照组与加入板栗壳黄酮组的酶活性,并计算其差值。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4组实验,4支试管均加入2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氧溶液,其他条件见下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a组与b组进行对照,可说明加热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B.b组与d组进行对照,可说明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C.a、c、d组两两对照,可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D.加热使b组反应加快,推测加热定使d组反应进一步加快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子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温育30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酶作用下产生还原性糖,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C.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相同的一组酶。同工酶可因编码基因的不同、转录或翻译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同一个体而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反应条件,同工酶催化效率相同B.不同的组织,同工酶催化的底物相似
C.不同的同工酶,mRNA序列可能相同D.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相同
6 . 图乙表示图甲所示反应过程(发生在生物体中)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物质a可以是麦芽糖,也可以是乳糖
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化学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
C.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
D.图乙中若曲线①②③表示底物浓度一定时,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①>②>③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间复合物学说认为,在酶促反应过程中,酶(E)与反应底物(S)首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ES),这个过程是可逆的,然后ES再生成产物P,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上特异性的活性部位决定了E与S的结合具有专一性
B.当全部的E结合为ES时,酶促反应会出现底物饱和现象
C.ES→P+E所需要的能量比S直接分解为P时所需要的能量高
D.反应体系中加入能与E结合的其它物质可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
8 . 科学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别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图表示一个酶分子活性随温度、pH变化情况
B.A处的酶活性较低,可能是因为酶与底物的结合概率小
C.B、C处酶活性的表现相同,都存在酶失活的情况
D.本实验数据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量,以排除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2023-04-17更新 | 4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高温好氧堆肥是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下堆肥温度在75°C左右。为筛选出能在堆肥中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科研人员对A、B两种纤维素分解菌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
B.纤维素酶活性的大小可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来表示
C.与B相比,A更适合作为高温好氧堆肥中的菌株
D.90°C时,B的纤维素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10 . 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图一、图二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图三其他条件适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y最可能代表__________
(3)图一的实验中若温度升高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能降低酶的催化效率的物质称为酶抑制剂。不同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不同,如图表示两种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原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某抑制剂,同时不断提高底物浓度,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A;如果酶促反应速率______(答“增大”、“减小”或“不变”),则该抑制剂的作用原理属于模型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