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17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抗原检测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其原理如下图。结合垫处含有足量的、可移动的、与胶体金结合的抗体1,T处固定有抗体2,抗体1和抗体2与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点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红色。C处固定有抗体1的抗体,与抗体1结合也呈红色。请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过程中此特异性结合共发生3次
B.若待测样本中不含新冠病毒,结果为C、T处都不出现红色
C.若显色结果为只有T处出现红色,则结果为阳性
D.该方法高效、便捷,有望取代核酸检测
2024-0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六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近期肺炎支原体、新冠病毒等在多地出现混合感染,卫生部门紧急提醒:戴口罩!青霉素是一类常用的广谱抗生素,主要通过阻止原核细胞细胞壁的合成来抑菌杀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没有细胞核,均属于原核生物
B.用青霉素治疗对新冠病毒感染无效,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效果
C.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都会得到四种含N的碱基
D.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均含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中合成
2024-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机体免疫应答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皮肤、黏膜,①②参与的免疫反应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可针对部分特定病原体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②(吞噬细胞和巨噬细胞)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⑦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毒感染的靶细胞,病原体暴露后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
D.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病毒时,⑤⑥迅速识别抗原,⑥产生大量抗体,⑤增殖分化、裂解靶细胞
4 . 2023年10月2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这使得针对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得以开发。注射mRNA会诱发人体产生不必要的免疫反应,导致mRNA被即刻降解。两位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将mRNA中一种称为尿苷的分子替换成类似的分子(假尿苷),就可避免这种免疫反应的发生。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的mRNA疫苗常用脂质体包裹后才用于接种。请尝试分析用脂质体包裹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2)在制备mRNA疫苗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__技术获取和扩增抗原的相关基因,扩增时需要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引物。当该过程消耗了62个引物时,则进行了__________轮DNA复制。
(3)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与其团队研发了针对COVID-19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是将目的基因重组到改造后的腺病毒内,改造后的腺病毒载体应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4)除上述种类的疫苗外,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也在COVID-19的预防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种疫苗在研制中常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若_______,则说明目的基因已完成了转化,从分子水平可用__________进行检测。
2024-01-2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洲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肆虐,接种疫苗是控制全球疫情的最有效手段。图1是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蛋白S(刺突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图2是新冠病毒增殖和表达的过程。

1.下列有关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并引发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不侵染人体皮肤细胞是因其无ACE2受体基因
B.新冠病毒的蛋白M可刺激浆细胞分化产生抗体
C.新冠病毒可以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获得
D.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释放杀伤性物质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
2.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增殖和表达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增殖需宿主细胞DNA指导合成的RNA聚合酶参与
B.过程①消耗的嘧啶核苷酸数与过程②消耗的嘌呤核苷酸数相等
C.新冠病毒可将遗传物质逆转录后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中
D.刺突蛋白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024-01-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结构及增殖过程示意图,ER表示内质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ARS-CoV-2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表面离不开病毒自身的蛋白质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识别作用
B.SARS-CoV-2病毒侵入细胞后经一系列处理释放出RNA与蛋白质,前者可作为模板进行复制
C.宿主细胞内新合成的子代RNA与亲代的蛋白质在内质网组装成子代SARS-CoV-2病毒
D.据图推测子代病毒释放前需经高尔基体加工及分泌,释放过程也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7 . 自2020年以来,世界多地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对细胞外液中新冠病毒的彻底清除只需抗体的参与
B.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但仍可能发生第二次感染
C.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D.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接种后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2024-01-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8 .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关键是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中含有的受体结合结构域(RBD)能够和人体细胞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特异性结合,从而侵入人体细胞。科学家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获得了5种与RBD高亲和的小蛋白,命名为LCB1~LC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LCB1~LCB5的空间结构不同,则其和RBD的亲和力可能不同
B.LCB1~LCB5可能具有和ACE2相似的结构域
C.每种LCB的氨基酸序列只能推测出一种相应的mRNA序列
D.利用蛋白质工程合成LCB1~LCB5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
9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侵染的关键步骤是病毒表面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表面 ACE2特异结合。制备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流程:将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收集 X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培养获得单克隆抗体。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筛选过程至少需要两次,第一次筛选所用的培养基从用途上分类,属于____培养基,第二次筛选中筛选出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蛋白质工程制备S蛋白的抗体S成为可能。首先利用抗体S中的氨基酸序列逆推出抗体基因S中的核苷酸序列,其运用的原理有____,然后人工合成抗体基因 S。但不能直接将抗体基因S注入受体菌中来生产抗体S,其原因是____
(3)抗体S在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将获得广泛应用,包括____(答2点)。
(4)科学家还通过纳米脂质颗粒LNP 使S蛋白的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方式进行靶向呈递抗原,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中编码新冠病毒抗原S蛋白的mRNA封装在LNP中进入细胞,若内体小泡中的 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____识别,使该外来 mRNA 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____识别,以免被降解。
②与DNA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 mRNA疫苗不会进入____内,减少了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风险。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RNA疫苗的优点有____(答2点)。
2024-01-0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唐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有关mRNA疫苗的研究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发现将mRNA中的尿嘧啶替换成假尿嘧啶进行碱基修饰后,作为新型疫苗可减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使高效的mRNA疫苗研发成为可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假尿嘧啶替换可导致mRNA不容易被机体识别为抗原
B.mRNA疫苗需要通过机体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才能发挥作用
C.大量使用mRNA疫苗会改变病原体种群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
D.用脂质体微滴将mRNA疫苗送入细胞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