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特异性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1。

(1)图1中细胞Ⅱ为______,细胞Ⅳ为______
(2)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肠道黏膜的通透性,影响肠道免疫的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皮肤、黏膜分泌的杀菌、抑菌等物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
C.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D.细胞Ⅰ和Ⅲ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当细胞因子含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会将信息传递给大脑,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多,进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
(3)图1中物质a名称为______。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具有相同调控方式的激素有______。(编号选填)
①甲状腺激素   ②肾上腺素   ③性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
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5-HT),继而诱发呕吐现象和“恶心”样行为。研究者先给小鼠品尝樱桃味糖精溶液后,随即在肠道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小鼠出现呕吐现象。多次重复后,停止注射毒素一段时间内,小鼠出现味觉回避反应,即再给小鼠提供樱桃味糖精溶液时,小鼠品尝的次数减少,表现出“恶心”样行为。
(4)毒素引发呕吐属于______反射(编号选填),在味觉回避反应中,樱桃味糖精溶液属于______刺激。(编号选填)
①非条件反射   ②条件反射   ③无关刺激   ④条件刺激   ⑤非条件刺激
(5)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嗜铬细胞释放5-HT的方式为胞吞
B.迷走神经上存在5-HT的特异性受体
C.5-HT发挥作用后可能会被相应的酶降解
D.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蠕动,导致呕吐

人体血液中微量的分子X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膜上转运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转运,如图2。

(6)从下列①~⑥中选择并按顺序表示Na+转运蛋白从合成到定位的路径:______
①核糖体   ②内质网   ③溶酶体   ④高尔基体   ⑤质膜   ⑥胞外
(7)据图2分析,健康的人体内分子X含量升高时,肾小管腔的Na+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血液中K+浓度会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8)下列与分子X有关的事件,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______。
A.分子X的合成
B.肾小管腔中Na+浓度变化
C.分子X的运输
D.分子X与X的受体结合
(9)根据分子X发挥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分子X的特点是______。
A.属于信号分子
B.少量即可对细胞产生较广泛影响
C.属于无机盐
D.只与特定分子发生作用
(10)下列因素中,会对分子X的作用效果产生影响的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饮水量②膳食营养结构③外界环境温度④神经系统兴奋性
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少突胶质细胞(OL细胞)的突起包裹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图3)。

(11)图3中的部位①~③中,能形成突触的是______
(12)图3所示髓鞘形成过程中,OL细胞发生了______。
A.细胞凋亡B.有丝分裂C.细胞分化D.细胞生长
(13)根据题中信息,下列对髓鞘物质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
A.含有脂质B.不含蛋白质C.含有纤维素D.不含碳骨架
(14)根据图3中髓鞘的位置与形态,下列对髓鞘功能的推测正确的是______。(多选)
A.促进神经元增殖
B.阻断同一轴突上电信号的传导
C.保护轴突
D.减少相邻轴突间的电信号干扰

MS症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关于该病发病机制的一种假说见图4,I~V是发病过程的各阶段。

(15)据图4,MS症发病阶段Ⅰ中,参与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表面必须具有______。
A.病原体B.自身抗原受体C.溶菌酶D.自身抗原抗体
(16)据图4,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细胞首次被攻击时,下列免疫细胞①~④中,在阶段Ⅳ参与免疫应答的是______;(编号选填)在阶段V能合成抗体的是______。(编号选填)与病情反复髓鞘损伤加重有关的免疫细胞是______。(编号选填)
①记忆B细胞   ②记忆T细胞   ③浆细胞   ④细胞毒性T细胞
(17)在反射弧的五个环节中,MS症患者体内完成一次反射时,与健康者相比,其神经冲动传导异常的环节是______
2024-05-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生物试卷
2 . 鳗弧菌是感染斑马鱼的一种致病菌、科研人员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敲除鳗弧菌的致病基因,使其丧失感染能力但保留菌体活性,从而获得鳗弧菌疫苗,科研人员针对该鳗弧菌疫苗的免疫效果,开展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如下:
实验1
过程结果
A.给免疫组和对照组斑马鱼注射致病性的鳗弧菌。
B.统计注射后14天内免疫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计算相对免疫保护力。
C.通过预实验初步确定鳗弧菌疫苗的安全注射剂量。
D.以安全剂量给斑马鱼注射鳗弧菌疫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28天。
实验2
将斑马鱼分成四组:加强免疫0次组(BO×0)、加强免疫1次组(BO×1)、加强免疫2次组(BO×2)和对照组,并以14天为间隔进行加强免疫,实验设计如下:
时间0天14天28天56天
实验处理初次免疫第一次加强免疫第二次加强免疫野生型鳗弧菌进行感染
组别BO×0组+?
+
BO×1组+?-+
BO×2组+?++
对照组-?-+
注:“+”表示施加相应处理,“-”表示未施加相应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本实验中的疫苗属于______________类。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对某种疾病的免疫保护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免疫。
(2)实验1过程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相对免疫保护力=(1-免疫组累计死亡率/对照组累计死亡率)×100%,则鳗弧菌疫苗的相对免疫保护力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在实验1的D过程中,从第0天开始直至第28天,每隔7天对两组斑马鱼体内的鳗弧菌特异性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请设计一个柱形图表示该过程的预测结果。
(3)为研究加强免疫是否能增强疫苗的保护作用,科研人员另取一些斑马鱼进行了实验2,其中第14天需进行第一次加强免疫处理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_。在第56天处理后,统计各组的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判断加强免疫是否能够增强相对免疫保护力。在第59天时,对各组鳗弧菌特异性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O×2组的血浆中抗体含量最高,原因是:两次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产生更多的抗体,并为机体提供长期保护。
(4)下列关于实验2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
A.接种疫苗后,当机体遇到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B.接种该种鳗弧菌疫苗后,可以产生多种特异性抗体
C.注射该疫苗后,辅助性Т细胞能够分裂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性Т细胞和记忆细胞毒性Т细胞
D.血浆中的抗体中有部分来源于未致敏的B细胞
2023-11-1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及周边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新冠病毒(SARS-CoV-2)、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猴痘病毒均会引起人类疾病。SARS-CoV-2变异毒株德尔塔、奥密克戎致死率下降、传染性增强,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HPV是双链环状DNA病毒,多种可导致宫颈癌或其他恶性肿瘤,九价HPV疫苗不含有病毒,仅含有9种病毒样颗粒,每一种病毒颗粒都是由一种病毒蛋白成分自发组装形成,一般三针接种时间是0-2-6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将人体免疫系统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的DNA病毒,且通过黏膜或破损皮肤入侵人体,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大、呼吸窘迫、皮疹等症状,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猴痘病毒的感染。
1.关于SARS-CoV-2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和淋巴因子信号刺激进入细胞周期
B.吞噬细胞吞噬病毒无需进行识别
C.中和抗体能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预防原理与传统疫苗相同
D.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最终被效应T细胞吞噬、消化、分解
2.关于HPV及九价HPV疫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PV疫苗能诱发机体产生效应细胞直接清除病毒
B.HPV和HIV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相同
C.HPV属于减毒疫苗,具有感染人体的能力
D.接种三针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
3.关于HIV侵染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空气传播
B.HIV感染辅助性T淋巴细胞时,需先识别细胞表面的受体
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能摧毁大多数病毒
D.HIV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逆转录时,需依赖于逆转录酶且发生在细胞溶胶内
4.关于免疫系统清除猴痘病毒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的感应阶段和效应阶段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中
B.感应阶段,吞噬细胞识别并处理该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C.增殖分化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
D.效应阶段,细胞凋亡能直接作用被感染细胞内的病毒
2022-11-06更新 | 2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4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于育龄女性,患者免疫细胞异常活化,产生大量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受损。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GC)抑制患者免疫应答进行治疗,其作用途径之一是GC进入细胞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形成GC-GR复合物,后者活化后与DNA上的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GRE)结合,启动IL-10基因的表达并抑制IL-2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辅助性T细胞功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GC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免疫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C.IL-2、IL-10对免疫应答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
D.GA可抑制机体热量释放或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使体温下降或防止发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三特异性抗体可实现对小鼠多发性骨髓瘤细胞(MM)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的三种抗体融合可得到三特异性抗体
B.MM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导致CD38表达量增加
C.三特异性抗体通过T细胞的活化并释放细胞因子提高对MM的杀伤力
D.三特异性抗体与CD28结合抑制T细胞的死亡从而使T细胞维持一定数量
6 . 已知PD-1和CTLA-4均为T细胞膜上的受体,抑制PD-1的作用能够活化T细胞,抑制CTLA-4的作用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从而增强免疫功能。肿瘤细胞可通过一定的生理机制影响PD-1和CTLA-4,从而减轻或逃避来自于免疫系统的攻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激活PD-1不利于移植器官的存活
B.PD-1的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C.注射CTLA-4的抗体可增强免疫系统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
D.若T细胞中CTLA-4相关基因表达过低可能出现自身免疫病
7 . 成人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主要包括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三种抗体是1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B细胞功能损伤的一个预测指标,也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鉴别的重要免疫学标志,对糖尿病分型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遭受免疫损害,说明免疫防御功能异常
B.患者体内破损的胰岛细胞会刺激相应的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加重病情
C.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浓度或者胰岛素浓度,确诊患者的糖尿病类型
D.自身免疫糖尿病患者的病因虽然复杂,胰岛素治疗仍是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2024-01-14更新 | 2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科学家发现EV表面的糖蛋白EV-GP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时的主要有效抗原,其上分布有多个抗体的结合位点。通过对多年前感染过EV并已康复的患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含有的两种抗体甲和乙均能和EV-GP进行特异性结合。为探究抗体甲、乙和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为:实验组依次加入未标记抗体甲、荧光标记抗体乙;对照组①依次加入未标记的无关抗体、荧光标记抗体X;对照组②依次加入未标记抗体Y、荧光标记抗体Z。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对照组①中加入的抗体X、对照组②中加入的抗体Y和Z都是抗体乙
B.实验中EV-GP与抗体甲、乙结合形成的复合体丧失了与其他抗体结合的能力
C.若抗体甲、乙与EV-GP结合位点相同,则实验组测定的荧光强度低于对照组①
D.若抗体甲、乙与EV-GP结合位点不同,则实验组测定的荧光强度高于对照组②
2024-05-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压轴卷(五)生物学试题
9 .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认知功能迟缓等症状。目前抑郁症被列为世界第四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2021年11月,中国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资料1:单胺类学说认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是脑内的3种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系统功能失调。其中5-羟色胺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神经细胞分泌出的5-羟色胺有一部分会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
资料2:另外的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的功能紊乱可使CRH神经元过度兴奋,导致CRH(一种多肽类激素)分泌增多,为抑郁症的成因之一。
资料3:细胞因子假说指出,抑郁症的发生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患者免疫功能发生了变化。临床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症患者体内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干扰素γ等表达水平升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研究表明,促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上升,将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内5-羟色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改变。已知SSRI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能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受体部位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SSRI可提高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的概率
B.由题意可知,5-羟色胺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C.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D.促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使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含量减少
2.IL-1β、IL-6、TNF-α等促炎症性细胞因子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皮质几个途径强有效的激活HPA轴(如图);同时在细胞因子诱导下,下丘脑、垂体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升高失去敏感,造成负反馈功能受损。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B.抑制CRH受体基因的表达可以减少CRH的分泌
C.CRH神经元与垂体细胞上都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受体
D.CRH的产生、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3.除抑郁症外,细胞因子与人体多种疾病有关,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它们可能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攻击宿主自身组织和器官,使机体发生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此现象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科研人员探索了病毒感染引起Caco2细胞表达细胞因子IFNβ的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Flα靶向抑制剂是抑制“细胞因子风暴”的潜在药物
B.病毒感染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并进一步引起IFNβ表达量提高
C.病原体可以通过“细胞因子风暴”形成负反馈,使病原体更容易感染人体
D.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2024-05-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二)生物试卷
10 .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在细胞结构、活性物质和功能活动模式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某些物质既可作为神经递质,又可作为激素,还可参与免疫反应
B.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都需与特异性受体接触引起相应反应
C.某些类型的细胞是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所共有的
D.神经细胞、免疫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都仅作用于临近细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