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图是大肠杆菌控制乳糖代谢的相关DRA结构J调节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而该阻遏蛋白会与乳糖分子结合面失去活性。CAP 结合区能与被cAMP 激活后的 CAP 蛋白综合.从而促进/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但葡萄糖能显著抑制cAMP的合成。启动子、操纵基因、结构基因Z、结构基因 Y、结构基因 A 依次紧密相连。结构基因 Z、结构基因Y、结构基因 A 共用启动子,分别编码与乳糖分解有关的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想大量获得结构基因 Y 的表达产物,可将大肠杆菌培养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
B.若调节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会增强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利用能力
C.结构基因 Z、结构基因Y、结构基因 A 表达时分别转录形成三条 mRNA,有各自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D.在葡萄糖、乳糖均大量存在时,人为增加细胞内cAMP 含量也能促使结构基因Z正常表达
2 . 土壤中95%以上的磷为植物很难利用的无效磷。解磷菌能够将磷矿粉等无效磷转化为植物易利用的速效磷。为研究解磷菌的解磷机理,科研人员将磷矿粉制成培养液,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种解磷菌(M-3-01、B3-5-6),测定培养液的上清液pH及其中的速效磷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种解磷菌是用只含磷矿粉的培养基分离出来的
B.由图可知,168h以内M-3-01解磷能力较强
C.B3-5-6转化无效磷的能力与培养溶液pH显著相关
D.据图推测B3-5-6可能借助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磷矿粉
3 . β-苯乙醇是赋予白酒特征风味的物质。从某酒厂采集并筛选到一株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应用于白酒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用培养基及接种工具分别采用湿热灭菌和灼烧灭菌
B.通过配制培养基、灭菌、分离和培养能获得该酵母菌
C.还需进行发酵实验检测该酵母菌产β-苯乙醇的能力
D.该酵母菌的应用有利于白酒新产品的开发
4 . DNA片段50%发生变性时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Tm)。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一种根据DNA片段的熔解性质而使之分离的凝胶系统。DGGE的凝胶中沿电场方向变性剂含量递增,当DNA片段通过这种变性剂递增的凝胶时,不同分子的电泳迁移率在不同区域会发生改变,可使核苷酸序列不同的DNA片段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m值主要取决于DNA分子中GC含量的多少
B.DGGE不能用来检测DNA分子中碱基是否发生改变
C.变性剂含量的改变会影响DNA分子中氢键的断裂
D.提高电泳的温度有利于DNA分子变性,提高分离效率
2022-09-03更新 | 5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河北卷生物高考真题变式题13-16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是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是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通常一个噬菌斑来自原液中的一个噬菌体。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作为选择培养基选择出噬菌体的宿主细胞
B.加入混合液后,使用灭菌后的涂布器将混合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C.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因此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
D.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不易发生上下重叠现象
2022-03-24更新 | 297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一)生物试题变式题16-20
6 . 为了检验某城市自来水中的大肠杆菌含量,甲、乙、丙三个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先将5L水样浓缩至5mL,再取水样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进行接种,最后计算菌落数。其中甲组每次取浓缩水样1mL,乙组每次取浓缩水样0.1mL,丙组每次取浓缩水样0.01mL结果如下表:

菌落数

第一次取样

第二次取样

第三次取样

甲组

1000

1150

1200

乙组

110

100

120

丙组

13

15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要设置空白对照组,若空白对照组上长出了菌落,需要在实验组数据的基础上减去空白对照组的菌落数
B.原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要取三个小组三次取样所得菌落数的平均值
C.该过程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二者都会稀释分散菌种,实现目的菌的分离、纯化
D.每0.1mL浓缩水样中的活菌数通常比乙组的统计结果偏大
2020-09-13更新 | 77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5)
7 . 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是在涂有细菌的培养基上按照规定要求铺设浸有不同药物的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从而测试受试菌株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下图为某一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图示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接种病原菌
B.若两纸片位置相距较近,可将其中的一个纸片重新放置
C.形成的抑菌圈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受试菌株对药物较敏感
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020-04-27更新 | 7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5)
多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表示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所用的器具、培养基均需灭菌处理
B.①—②—③重复培养能提高目的菌的比例
C.④—⑤的培养过程可以纯化并计数目的菌
D.⑥⑦中的培养基中都应含有对羟基苯甲酸
9 . 《水平稳基因转移》是指在生物个体间所进行的遗传物质交流的现状,主要发生在微生物中。野生物型大肠菌足够在基础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种营养素,而不能在基础培养基础上生长。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础培养基础上,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设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加压或吸力以后,培养液可自由选择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经过几次小时候培养后,将菌液A 、B分别涂在基础培养基础上,结果如图2 。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可以用“水平基因转移”来解释上面描述的现状
B.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
C.混合培养的菌树都能在基础培养上长寿
D.菌株A和菌株B互为提供所缺乏的营养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