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酵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19645-2010)规定,每毫升合格的牛奶中细菌总数不超过50 000个。某兴趣小组利用恒温水浴锅对新鲜牛奶进行消毒后,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主要步骤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用巴氏消毒法对新鲜牛奶进行消毒,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
B.步骤②对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可以使聚集的微生物分散,便于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菌落
C.步骤③中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要先高压蒸汽灭菌再调pH,以防止高温影响pH的稳定
D.实验结束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可能不止一种,若平均菌落总数少于50个,则表明灭菌合格
2 . 土壤中95%以上的磷为植物很难利用的无效磷。解磷菌能够将磷矿粉等无效磷转化为植物易利用的速效磷。为研究解磷菌的解磷机理,科研人员将磷矿粉制成培养液,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的2种解磷菌(M-3-01、B3-5-6),测定培养液的上清液pH及其中的速效磷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168h以内M-3-01解磷能力较强
B.B3-5-6转化无效磷的能力与培养溶液pH显著相关
C.据图推测B3-5-6可能借助分泌酸性物质溶解磷矿粉
D.据图推测M-3-01不可以利用速效磷
3 .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焙烤是为了利用高温杀死大麦种子胚并进行灭菌
C.糖浆经蒸煮后趁热接种酵母菌有利于发酵快速进行
D.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减少啤酒酵母双乙酰的生成,缩短啤酒的发酵周期
4 . 科研人员利用MRS-溴甲酚绿培养基,从传统臭鳜鱼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乳酸菌,并研究其对多种微生物的抑菌能力。MRS-溴甲酚绿培养基的配方见下表,乳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出现溶钙圈,溴甲酚绿为pH显色剂,酸性显示黄色。科研人员分别将含有四种病原菌的培养基倒入A~D四个培养皿中,通过一定的方法使每个培养基上形成4个大小相同的小孔,标号为1~4。1号孔作为对照,2~4号孔中均加入100μL含有该株乳酸菌代谢产物的液体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静置培养24h,测量抑菌圈直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RS-溴甲酚绿培养基配方

物质

胰蛋白胨

葡萄糖

牛肉膏

碳酸钙

酵母粉

溴甲酚绿

番茄汁

琼脂

含量

10g/L

10g/L

10g/L

20g/L

10g/L

0.1g/L

200g/L

18g/L

A.分离筛选乳酸菌时,应选择具有溶钙圈的黄色菌落继续培养
B.应向1号孔中加入100μL无菌水作为对照
C.传统臭鳜鱼不容易变质与乳酸菌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的增殖有关
D.该株乳酸菌代谢产物对四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但对丁香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最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全国·模拟预测
5 . 下列关于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培养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选择土壤进行取样时,需要随机取样
B.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时,可用含有刚果红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方法可以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
D.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葡萄糖等
2024-05-20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押新高考卷 生物技术与工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临考题号押题(新高考通用)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军成功从黄粉虫幼虫消化道中分离出能降解聚乙烯塑料的细菌——微小杆菌YT2。下图表示目的菌的获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

A.富集培养应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以促进目的菌增殖
B.选择培养基的成分中应以塑料作为唯一碳源
C.将1ml菌液加入培养基,再使用涂布器进行均匀涂布
D.使用固体斜面培养基保存微生物时,应置于低温环境中
7 . 在曲线模型中,存在以下几种变化趋势:
①相对稳定②上升③下降④先上升后下降⑤先下降后上升
在下列的对应关系(条件→结果→趋势)中,合理的是(  )
A.环境温度从0℃变化到30℃→小鼠细胞内酶的活性变化→②
B.恒温且持续光照→一定时间内密闭容器内CO2浓度变化→③
C.向植物插条施加IAA→插条生根数随IAA浓度变化→④
D.使用一定量抗生素→细菌数量随时间的变化→⑤
8 . 医院利用滤膜法检测内镜消毒质量是否合格的步骤为:取消毒后的内镜,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50mL洗脱液,从活检口注入冲洗内镜管路,全量收集后用下图所示滤膜法进行处理,其中甲、乙、丙、丁代表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甲、乙、丙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B.步骤丙为将滤膜紧贴到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接种
C.步骤丁时平板上菌落计数结果往往比实际菌落数要低
D.步骤乙使用的滤膜孔径越大检测的结果会越准确
9 . 在酒的酿造过程中,除酿酒酵母外还有非酿酒酵母的参与,其中非酿酒酵母发酵能力弱,乙醇耐受力差,难以充当酒精发酵的主要菌株,但其代谢产物及分泌的酶类能促进酿酒酵母降解葡萄糖等发酵底物,产生醛、酯、酸等芳香化合物,对最终酒产品的风味产生积极影响。关于传统发酵制作果酒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作果酒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35℃之间
B.发酵瓶中只含有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两种微生物
C.制作葡萄酒时,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都主要来自葡萄的果皮
D.发酵过程中,非酿酒酵母的数量逐渐下降,酿酒酵母的数量不断上升
10 . 《齐民要术》记载了《食经》中麦芽糖的制作方法:取糯米一石,炊作黍,着盆中,蘗末一斗,搅和。一宿则得一斛五斗,放成饴。说的是将一石糯米煮成饭放在盆里,面上一斗麦芽碎末搅匀,把过一夜得到的溶液小火烧煮浓缩就得到饴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麦种可使其不发芽就能产生淀粉酶
B.黍中加蘗末和白酒酿制中加入曲种的主要目的都是完成糖化过程
C.将过夜得到的溶液蒸煮、冷却后接种酵母菌进行后发酵可制作啤酒
D.以制糖的废液为原料加入酵母菌进行发酵可获得单细胞蛋白
2024-04-06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4年3月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