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1 . 落粒性是作物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现象。对收获种子的作物来说,落粒性大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普通荞麦是非落粒的,但自交不亲和(自交无法产生后代)。进行杂交时,普通荞麦的非落粒性常常会丧失。研究者就荞麦非落粒性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
(1)荞麦的自交不亲和性有利于增加种群的_____________多样性。
(2)选取不同的非落粒品系与落粒品系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型和比例,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亲本

F2表型及比例

非落粒品系1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 =47:35(约9:7)

非落粒品系2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85:28(约3:1)

非落粒品系3

落粒品系

落粒:非落粒=39:59(约 27:37)

①表分析,荞麦的落粒是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该性状由________对基因控制,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若用 A/a、B/b……表示落粒与否的控制基因,则杂交组合三所得F2中,纯合落粒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控制落粒性状的基因对数,请在(2)的亲本、F1和F2中选择合适的植株,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 .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在性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所以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相关部位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相同且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样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样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
(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大脑皮层还会产生冷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 . 果蝇的亮红眼和朱红眼两种表现型分别由两种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控制亮红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分别用a、b表示,眼色表现为亮红眼或朱红眼的个体均被称为突变型。为探究两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以纯合亮红眼雄()果蝇和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互换及染色体变异):
子代表现型
 野生型突变型
F17773
F263∶60102∶98
(1)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用果蝇进行实验,通过_______(填“假说——演绎法”或“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根据表格中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可初步判断基因A/a、B/b中至少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_____。F2中突变型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4)设上述杂交实验为正交,可通过进行反交实验来验证(3)中得出的结论。请预期子二代实验结果:F2中野生型雄蝇∶野生型雌蝇∶突变型雄蝇∶突变型雌蝇=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通辽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生物
4 . 利用下表所示配方制备的培养基可以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H2O

含量

1.4g

2.1g

0.2g

10.0g

1.0

15.0

定容至1000mL

(1)根据物理形态划分,该培养基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该配方中尿素主要作为__________
(2)利用该配方表制备培养基的具体操作步骤是:配制培养基→__________(用“→”和文字表示)。
(3)在分离纯化微生物时,若要统计细菌数量,接种方法宜采用__________,该过程所用接种工具常用的灭菌操作是将该接种工具浸在酒精中,然后放在__________
5 . 适量的甜食可以缓解压力、愉悦心情,但长期摄入过量的甜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的风险。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相关机制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GCbt区为苦觉皮层区,CeA区为甜觉皮层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物质分子会刺激口腔中的__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中的_________区产生甜觉。
(2)哺乳动物在摄入苦味和甜味混合食物时通常只能感受到苦而不是甜,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甜味物质的摄入会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长期摄入甜食会成瘾。为探究甜食成瘾的原因,科研人员取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的小鼠若干,进行为期7d的适应性培养,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再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已知各组小鼠的初始多巴胺阈值(能引起兴奋的多巴胺的最低含量)接近。

组别

实验步骤

1

2

3

4

每天用适量、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糖水进行灌胃处理,持续7天检测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糖戒断处理,持续7天

延续之前的处理,持续7天

表中①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所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推测甜食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摄入甜味物质使多巴胺受体数量减少,据此分析甲、乙、丙三组小鼠的多巴胺阈值,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6 . 某昆虫的红眼(A)与白眼(a),直刚毛(B)与卷刚毛(b)两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合品系:①红眼直刚毛②红眼卷刚毛③白眼直刚毛④白眼卷刚毛。
(1)实验一:选取纯合品系②与③进行正反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性状,若出现______,则该昆虫的红、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实验二:用①为父本,④为母本进行杂交,观察F1中雄性个体的性状,
若均表现为______,则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均表现为______,则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均表现为______,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验二中的结果是子代雄性个体均为红眼直刚毛,让其与母本回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数量比为42:42:8:8,则说明其______自由组合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原因是______,其中数量最多的两种表现型是______
7 . 我们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但近年来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的干扰下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信息。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下,该草场的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①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②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糙隐子草在冷蒿草原上可以较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l)。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

7.0

19.0

45.5

19.0

9.0

1.0

4.5

3.5

1.0

2.5

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 kJ·a-l。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021-10-19更新 | 197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海拉尔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生物试题
8 . 植物的性状有的由1对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对基因控制。一种二倍体甜瓜的叶形有缺刻叶和全缘叶,果皮有齿皮和网皮。为了研究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的遗传特点,某小组用基因型不同的甲乙丙丁4种甜瓜种子进行实验,其中甲和丙种植后均表现为缺刻叶网皮。杂交实验及结果见下表(实验②中F1自交得F2)。
实验亲本 F1 F2
甲×乙1/4缺刻叶齿皮,1/4缺刻叶网皮
1/4全缘叶齿皮,1/4全缘叶网皮

/

丙×丁

缺刻叶齿皮

9/16缺刻叶齿皮,3/16缺刻叶网皮
3/16全缘叶齿皮,1/16全缘叶网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①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根据实验②,可判断这2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丁中属于杂合体的是__________
(3)实验②的F2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4)假如实验②的F2中缺刻叶齿皮∶缺刻叶网皮∶全缘叶齿皮∶全缘叶网皮不是9∶3∶3∶1,而是45∶15∶3∶1,则叶形和果皮这两个性状中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2021-06-10更新 | 18662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铁路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的成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成份含量编号成分含量
粉状硫10g0.4g
4g9.25g
0.5g0.5g
100mL
(1)上述培养基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
(2)若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自生固氮菌,该培养基成分应如何调整?_____,调整的依据是_____
(3)若表中培养基用于观察菌落形态,应增加的成分是_____
(4)在充足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条件下,某些微生物仍然不能正常生长,还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下列选项中属于该类物质的_____(多选)。
A.某些维生素B.某些氨基酸C.酶D.激素
(5)下图是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划线接种的培养结果。图中在_____(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了单个菌落,产生每个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理论上是_____个细菌。据图分析,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用编号表示)。

2021-01-23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10 . 某同学分别按下表进行3组实验。
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处理后,将A组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组别

材料

实验试剂及条件

观察内容

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B

苹果匀浆

斐林试剂,50-65℃水浴加热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C

豆浆

组织样液颜色变化

(1)进行A组实验时,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其中,实验所观察的被苏丹Ⅲ染液染色的小颗粒是_________(物质),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__
(2)B组实验中,实验使用斐林试剂时应注意甲液与乙液要_______________后再使用,现用现配,再经过50-65℃水浴加热后组织样液中出现____________沉淀。若将苹果匀浆换成蔗糖溶液并按正确操作进行上述B组实验,结果是溶液颜色呈现_______色。
(3)在C组实验中,豆浆中富含蛋白质,检验蛋白质的试剂是__________,使得实验结果呈现_______色,是否需要水浴加热?_______(填“是”或“否”)。
2023-10-19更新 | 189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某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