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834 道试题
1 . 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 pH 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基因型

A_ bb

A_ Bb

A_BB、aa _

表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F₁ 全部是淡紫色植株,则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
(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则 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3)若A、a和B、b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AaBb)自交,F₁中白色红玉杏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
昨日更新 | 116次组卷 | 72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睢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已知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B.1:1:1:1
C.3:1:3:1D.1:1
7日内更新 | 83次组卷 | 37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③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②携带的氧扩散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⑤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③内一样多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三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加密考试生物试题
5 . 2型糖尿病(T2D)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研究发现APT1蛋白活性丧失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长期的补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发展成为T2D最典型的病理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血糖浓度降低会促使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调节代谢升高血糖,升高的血糖又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此调节机制为_______调节。
(2)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后,通过_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肌肉组织中形成__________,同时抑制__________,进而维持血糖的稳定。
(3)部分T2D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平衡,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_____
(4)已知APT1是催化去棕榈酰化修饰(一种蛋白质加工方式)的酶,S蛋白与胰岛B细胞通过囊泡分泌胰岛素有关。某科研小组探究了正常人和T2D患者胰岛B细胞中APT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图1;敲除小鼠的APT1基因或S蛋白基因后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分别如图2、图3(KD表示基因被敲除)。

   

①图1显示,与正常人相比,APT1在T2D患者胰岛B细胞中表达量____________,但APT1的酶活性却显著降低,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②结合图2和图3可以得出__________
6 . 柞蚕(ZW型性别决定)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中出现了青绿色、黄色、红色、白色和蓝色等多种体色,已知柞蚕幼虫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G/g、Y/y控制。基本色泽基因G表现为黄绿色,只有g存在时,表现为白色,Y与G共存时,表现为黄色。现以黄绿色雌蚕和白色雄蚕为材料进行杂交,F1为黄色雄蚕:白色雌蚕=1:1,F1相互杂交,F2中雌蚕:雄蚕=1:1,黄色:白色:黄绿色=3:4:1。回答下列问题:
(1)柞蚕的幼虫体色有青绿色、黄色、红色、白色和蓝色等多种体色,这是柞蚕发生__________后经长期_________的结果。
(2)G和g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__。G/g和Y/y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雌蚕产生的配子为________。让F2中的黄色柞蚕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黄色雄蚕的比例为_______
(4)随机选取F2中的一只白色雄蚕,欲判断其基因型,请设计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
7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类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的蛋白质,在人和动物体内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和迁移等作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GF20)是FGF家族的成员之一,其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而在肝癌、胃癌、结肠癌以及肺癌细胞中高表达。研究人员认为FGF20可作为检测以上癌症的肿瘤标志物,他们利用杂交瘤细胞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以期用于FGF20蛋白水平的检测及相关癌症的早期诊断,抗FGF20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以大肠杆菌BL21为受体细胞进行FGF20基因的表达,利用纯化后的FGF20来制备单克隆抗体。将构建好的带有FGF20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前,应先用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之处于一种__________的生理状态。
(2)过程①是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过程②可采用________(答出一点)法促进细胞融合,该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FGF20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需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所用的培养基是HAT培养基,推测该培养基上细胞的生长情况是________;“第二次筛选”采用间接ELISA筛选法进行多次筛选,推测该方法依据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开发快速检测FGF20的试剂盒用于肺癌等疾病的早期诊断,需要大量制备抗FGF20单克隆抗体,可采用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8 . 竹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为探究不同盐胁迫对竹柳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择长势一致的竹柳进行实验,设置了盐分胁迫浓度为0(标准对照)、1‰(轻度胁迫)、4‰(中度胁迫)、7‰(重度胁迫)的组别,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竹柳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________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分离竹柳细胞中色素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在竹柳叶肉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水分解为__________,光能转化为_________
(2)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速率来表示竹柳净光合速率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轻度胁迫下竹柳净光合速率平均值大多比标准对照组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研究发现,中度和重度盐胁迫组的胞间CO2浓度均高于标准对照,但竹柳净光合速率仍下降,则引起其下降的因素为_________(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综上可知,竹柳可以作为轻度盐碱地的栽植树种。在实际盐碱地造林中,需考虑_________(答出一点)等方面问题。
9 . 《汜胜之书》中记载了留麦种的方法;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斩束立场中之高燥处,曝使极燥。取干艾杂藏之,麦一石,艾一把;藏以瓦器竹器。顺时种之,则收常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候熟可获”时脱落酸含量增加,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器官脱落
B.“择穗大强者”有利于留种,其中“穗大强者”含有的有机物多
C.“曝使极燥”会使自由水全部转化为结合水,有利于麦种的储存
D.“顺时种之”说明气候会影响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
10 . 皮肤光老化是皮肤长期受到日光或其他光源中紫外线辐射而引起的损伤,表现为皮肤曝光部位粗糙、干燥、松弛、皱纹加深加粗或发红瘙痒,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积,甚至可能出现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时间受紫外线的照射,可能会导致皮肤免疫防御功能减弱
B.皮肤光老化可能导致皮肤细胞衰老,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C.皮肤光老化引起局部发红可能是紫外线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所致
D.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皮肤问题,但不会改变人体细胞的细胞周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