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5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编码某蛋白质的基因有两条链,一条是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其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是(       
A.5'—CAU—3'B.5'—UAC—3'C.5'—TAC—3'D.5'—AUG—3'
2 . 植物甲的花产量、品质(与叶黄素含量呈正相关)与光照长短密切相关。研究人员用不同光照处理植物甲幼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光照处理

首次开花时间

茎粗(mm)

花的叶黄素含量(g/kg)

鲜花累计平均产量(

光照8h/黑暗16h

7月4日

9.5

2.3

13000

光照12h/黑暗12h

7月18日

10.6

4.4

21800

光照16h/黑暗8h

7月26日

11.5

2.4

22500

A.第①组处理有利于诱导植物甲提前开花,且产量最高
B.植物甲花的品质与光照处理中的黑暗时长呈负相关
C.综合考虑花的产量和品质,应该选择第②组处理
D.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与花的产量呈正相关
7日内更新 | 88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
3 . 为研究Atu5117启动子能否独立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获得“Atu5117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嵌合序列”,再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仅使用1种限制酶),以获得含有“嵌合序列”的重组DNA分子。相关过程、基础质粒及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重叠延伸PCR反应缓冲溶液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______,PCR中预变性时间比循环过程中变性时间长,其原因是______
(2)由阶段2“变性后杂交”的原理可知,引物2和引物3在碱基序列上的要求是_____
(3)阶段3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的酶有______,它们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
(4)本实验中,在阶段3需破坏基础质粒上T7启动子的结构,从而使得GFP的表达仅受Atu5117启动子的调控,因此,在设计阶段1和2的引物时,需确保______(填引物名称)上含有______(填限制酶的名称)的识别序列。
(5)提取受体细胞的相应DNA,利用与阶段3相同的限制酶酶切,进行DNA电泳检测,结果如图2。已知Atu5117启动子、GFP基因、基础质粒的序列大小分别约为490bp、750bp、2750bp(bp代表碱基对),据图判断受体细胞______中成功导入了重组DNA分子。

4 .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实质就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B.“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和精卵随机结合
C.在自然条件下,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并不会普遍发生在各种生物类群中
D.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行修改,原理是基因重组
5 .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多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生物干扰的共同影响退化严重。高原鼢鼠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常年栖息于地下。有研究发现,高原鼢鼠挖掘洞道时形成的众多土丘,能改变丘间草地的微生境土壤物理性状,进而对该栖息生境下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空间结构以及物种组成等产生显著影响。随着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增大,鼠丘密度增加,样地内植物物种数明显增多,鼠丘间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比减少,其他杂草的占比逐渐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鼠丘样地内高原鼢鼠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高原鼢鼠干扰造成微生境多样化,为栖息地植物提供了更丰富的________,促进植物群落物种共存。
(3)如果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以及人为干扰如过度放牧等影响,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发生逆行演替,其最终生态系统类型可能是________。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相比,演替后的最终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减少       ②群落结构不变,物种丰富度增加   ③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物种丰富度减少       ④群落结构趋于简单,物种丰富度增加
(4)在高原鼢鼠重度干扰的地区,如果需要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系统,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
(5)上述材料说明,除了人为活动、气候变化外,群落演替还受到________等生物因素的影响(回答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7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新课标高考真题湖北卷生物
6 . 第6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6.81%。治理荒漠化,关键是进行“锁边”,防止沙漠蔓延。当地牧民用废弃的麦草等材料一束束呈方格状铺在沙上,再用铁锹轧进沙中,留麦草的1/3自然竖立在四边,形成一定大小的草方格(如图所示)。风在穿越草方格时分散削弱,沙也不易被吹跑,然后在草方格中种上幼苗期的梭梭树。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除了土地荒漠化外,还有______(答两点即可)
(2)治沙所选用的梭梭树应具备_______特性。根据当地环境去选择种植有以上特点的梭梭树,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也要遵循________原理,所以,牧民们会种植与梭梭树寄生的沙漠药用植物——肉苁蓉。
(3)随着牧民们的干预,该地区群落的演替方向________(“发生了”或“没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_______。一般来说,草方格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草原生态系统分别是____(“高”或“低”)。
7 .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下列关于酵母菌纯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
B.配制好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用的培养皿均要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C.如果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酵母菌,接种环在接种前后均要进行灼烧灭菌
D.如果接种的培养基有不同形态的菌落,可能是接种的菌种不纯
8 . 气孔是植物表皮上高度特化的细胞,由两个保卫细胞合围而成。保卫细胞通过体积变化来调节气孔运动,这对于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中的气体和水分交换至关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绿光相比,植物在同等强度红光条件下气孔开度较小
B.盛夏正午时分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可由部分气孔关闭导致
C.雨天叶片含水过多,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气孔张开
D.荒漠生物群落中的许多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气孔在夜晚打开
9 . 鸡的翻毛与正常羽(非翻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翻毛鸡与正常鸡杂交,F1是轻度翻毛,F1相互交配,F2翻毛鸡:轻度翻毛:正常羽比例为1:2:1.翻毛鸡羽毛翻卷、皮肤外露,与正常羽鸡在许多性状上有差别,如体温、心跳、代谢、生殖能力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翻毛对正常羽可能为不完全显性
B.F1轻度翻毛与正常鸡杂交,子代比例为1:1
C.翻毛鸡更适合生长在武汉这种冬冷夏热的环境
D.该现象说明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10 . 绵羊有角和无角由A/a控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一对无角绵羊交配生了一只有角绵羊,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基因型

AA

Aa

aa

公羊的表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这对无角绵羊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aa
B.这对绵羊再生育一只绵羊为有角的概率是1/4
C.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若要根据后代绵羊有无角来判断其性别,杂交亲本可以为:Aa×aa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