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83 道试题
1 . “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型仅由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不受自身基因型支配的现象。椎实螺外壳的旋向符合“母性效应”,右旋(S)对左旋(s)为显性。研究发现,第一次卵裂的纺锤体向右旋转约45°,则椎实螺的外壳会右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椎实螺第一次卵裂纺锤体的角度由细胞质中的物质直接决定
B.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有三种可能
C.利用纯合子验证旋向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至少需要繁殖两代椎实螺
D.通过与一只右旋的椎实螺杂交,可推断出任一椎实螺的旋向相关基因型
2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3 . 如图表示不同生物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给甲提供H218O,一段时间后可在细胞内检测到(CH218O)
B.三者均为生产者,甲可能是蓝藻,乙可能是根瘤菌,丙发生的反应中不产氧,是三者中唯一可能为厌氧型的生物
C.过程①可表示渗透吸水,对④⑤⑥⑦⑧过程研究,发现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于ATP中
D.就植株叶肉细胞来说,若②O2的释放量大于⑧O2的吸收量, 则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不一定增加
2024-06-1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邑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拉练试题
4 . 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Dd,已知D、d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2号染色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即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形成染色体桥,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在两个着丝粒之间的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桥形成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该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的不同是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导致的
C.若该细胞为体细胞,产生的其中一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有8种可能性
D.若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形成的卵细胞有4种可能
2024-06-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邑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拉练试题
5 . 科研人员2015 年和2020年两次对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图中已含群落中重要值大于1的全部木本植物)。

      

(1)重要值是研究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表征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重要值的计算可能与下列          指标相关。
A.种群密度 (该种群全部个体数/样地面积)
B.种群频度 (该种群个体出现样方数/总样方数)
C.种群显著度 (该种群全部个体主茎横截面积/样地面积)
D.种群年死亡率(该种群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E.种群年补员率(该种群新出现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F.种群大小变化率(该种群增加的个体数/种群个体数)

(2)根据调查数据推测,该保护区群落演替方向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攀枝花苏铁的就地保护,依据是__________
(3)攀枝花苏铁有较强的耐火能力,因此可采用人为控制计划烧除的方法,清除地面积累物。科研人员在划定区域内使用计划烧除方式干预后,与对照区域内的成年攀枝花苏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比较项目

株高(m)

新生叶片数目

新生叶片长度(cm)

计划烧除组

0.89

30.83

91.76

对照组

0.83

10.22

112.33

据结果分析,计划烧除干预对成年攀枝花苏铁的影响是__________。火烧会对土壤产生复杂影响,请从土壤的角度分析,计划烧除对攀枝花苏铁可能产生的利与弊__________
6 . 镉(Cd)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科研人员将Cd响应启动子CadR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组合在一起导入大肠杆菌,构建能够检测环境中Cd污染的生物传感器。已知LacZ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其中P1、P2、P3表示引物。

(1)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E.coliDNA连接酶,该酶的作用是_______。据图分析,应选用_______酶切割质粒,以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高效重组。
(2)已知EGFP基因转录得到的RNA中缺乏起始密码子AUG。利用PCR技术获取EGFP基因时,为保证EGFP基因能正确插入载体且可以正常表达,除选择引物P1外,还需要选择引物_______,并在其5'端增加碱基序列5'_______-3'。
(3)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不同的DNA片段区分开来,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显示除EGFP基因条带外,还有多条非特异性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导致)。为减少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可适当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PCR中复性过程的温度。
(4)为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目标菌,需要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四环素和X-gal的培养基上,结果发现长出了蓝色和白色两种菌落。若需进一步鉴定该生物传感器是否制备成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024-06-1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7 . 已知鸡的金羽、银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银羽为显性。现有一群鸡自由交配,F1中金羽♀∶金羽♂∶银羽♀∶银羽♂=2∶1∶1∶2。已知金羽、银羽基因对鸡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均无影响,不考虑突变。
(1)金羽、银羽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排除控制金羽、银羽基因位于Z、W同源区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金羽、银羽为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F1雄鸡中金羽基因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_。若每代都自由交配,雄鸡中金羽基因的基因频率会逐渐趋向于___________
(3)现有一批纯种黑羽鸡,黑羽鸡与金羽、银羽杂交后,后代均表现为黑羽鸡。已知黑羽是由11号染色体一对基因控制。用两只金羽鸡与该品种黑羽鸡杂交,F1自由交配,F2中银羽鸡占比为3/16,这两只金羽鸡的性别是___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或“一雌一雄”)。为对黑羽基因进行精准定位,科研人员从F2中选出4只鸡,利用分子标记(P1~P16)研究其11号染色体的组成情况,结果如图(不同颜色代表染色体片段来自不同亲本)。已知染色体交换位置均不在基因内部,由该实验结果可以确定黑羽基因在11号染色体上的位置在分子标记___________之间。

   

8 . 从大肠杆菌中提取某条mRNA逆转录形成一条cDNA单链并测序,测得该序列为5'-⋯CGTAGC,⋯-3'。现将该序列形成双链,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细胞中表达形成肽链。反密码子与对应的氨基酸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密码子(方向为3'到5')

CGA

CGU

UGC

ACG

AGC

GCU

氨基酸

丙氨酸

丙氨酸

苏氨酸

半胱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A.5'-GCU-3'和5'-GCA-3'是编码丙氨酸的密码子
B.编码该mRNA的DNA序列的模板链与该cDNA单链序列相同
C.构建表达载体时该cDNA单链的3'端与启动子相连
D.该细胞表达的多肽序列为“⋯-丙氨酸-半胱氨酸-⋯”
9 . 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衣壳中的二氧四氢喋啶合酶(BsLS)能识别并结合核黄素合酶(BsRS)可能与核黄素合酶(BsRS)尾部的某些氨基酸序列有关。为确定相关氨基酸序列所在位置,科研人员扩增了核黄素合酶(BsRS)基因尾部三种不同长度的片段,将这些片段分别插入表达载体中进行转化和荧光检测。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1)为将扩增后的产物定向插入载体并能与荧光蛋白基因正常表达出融合蛋白,需在引物末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可知,在R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在F1、F2和F3末端添加的序列所对应的限制酶是___
(2)为使扩增的BsRS基因片段能与载体进行正确连接,需要选用___(填“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选择该酶的原因是___。本实验中,从产物扩增到重组载体构建完成的整个过程共需要___种酶。
(3)三种融合蛋白表达成功后,将对应的融合蛋白与BsLS混匀后、流经含BsLS抗体的介质,分离出与介质结合的物质后进行荧光检测。结果发现,含F1与R扩增产物的物质没有荧光,而含F2、F3与R扩增产物的物质有荧光,据此推测、BsLS识别并结合BsRS有关的氨基酸序列位于___
2024-05-2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0 . 果蝇眼色性状中的暗红色源于棕色素(A/a控制)与朱红色素(B/b控制)的叠加。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不能合成棕色素和朱红色素的白眼纯合突变体品系,用该突变体与暗红眼果蝇杂交,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表型及比例

暗红♀

白眼♂

全为暗红眼

暗红眼♂

白眼♀

全为暗红眼

组合②子代中的暗红眼♂

白眼♀

暗红眼:白眼=1:1

组合②子代中的暗红眼♀

白眼♂

暗红眼:棕色眼:朱红眼:白眼=45:5:5:45

A.亲代暗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
B.A/a和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组合③子代随机交配,后代中白眼果蝇的比例为1/4
D.组合④雌性亲本产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B:Ab:aB:ab=45:5:5:45
2024-05-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