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3种表现型,而且已知这些性状是自由组合的。用不同的纯系作杂交,得到下列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杂交1:紫色X红色→F1紫色,F2表现为3/4紫色、1/4红色
杂交2:紫色X白色→F1紫色,F2表现为9/16紫色、3/16红色、4/16白色
杂交3:紫色X白色→F1白色,F2表现为12/16白色、3/16紫色、1/16红色
1.该植物的花色至少由几对基因控制(       
A.1对B.2对C.3对D.4对
2.杂交2的F1与杂交3的F1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3/4紫色、1/4红色
B.9/16紫色、3/16红色、4/16白色
C.4/8白色、3/8紫色、1/8红色
D.12/16白色、3/16紫色、1/16红色
2024-04-0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3月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卷
2 . 依托咪酯是一种麻醉诱导剂。为研究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以大鼠的离体神经组织为材料,检测依托咪酯对谷氨酸(兴奋性神经递质)和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其中甲组仅进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乙组同时进行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均存在钙依赖型和非钙依赖型两种释放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甲组乙组
A1A2A3B1B2B3
依托咪酯浓度(μmol/L)00.4400.44
神经递质释放速率(nmol/mg·min)谷氨酸0.260.280.291.311.221.12
γ-氨基丁酸0.230.240.240.630.630.6
A.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分泌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Na+内流,并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依托咪酯能抑制非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对钙依赖型神经递质释放几乎无影响
D.在钙依赖型的递质释放途径中,依托咪酯对谷氨酸释放的抑制强于对γ-氨基丁酸
3 . 某同学用标有B和b的卡片建立某符合遗传平衡定律的人群中红绿色盲的遗传模型,向甲(男)、乙(女)两个信封放入若干B和b的卡片,随机从每个信封中取出一张卡片放在一起并记录,记录后将卡片放回原信封内,重复多次。已知男性群体的红绿色盲率接近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信封中的B与b卡片数之比约为93:7
B.甲信封中还应装入与B、b卡片数之和相等的空白卡片
C.乙信封模拟的女性群体中红绿色盲占比约为0.5%
D.完善模型后,重复多次实验,可推出人群中携带者的概率约为13%
4 .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研究小组利用癫痫病模型小鼠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表明酗酒会增加癫痫的发作;生酮饮食(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搭配的一种饮食方法)能够对癫痫症状进行控制(图1);健康的肠道菌群也能有效控制癫痫(图2)。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说明:1.*的数量代表显著差异程度;n.s代表无显著差异;2.Akk、Pb表示不同菌种;3.癫痫发作阈值是指引起癫痫发作的临界值(最小刺激强度)
1.酗酒会增加癫痫发作,可能的原因是酒精可引起神经元离子内流异常频繁。其中,内流的离子和神经元膜内外电位分布可能为(  )
A.K、外正内负B.Cl、外正内负
C.Na、外负内正D.Cl、外负内正
2.据材料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1和图2的小鼠可能不是同一批次的模型小鼠
B.单独移植Akk或Pb也能取得控制癫痫的效果
C.Akk和Pb相互促进,二者同时移植可使效果显著
D.短期生酮饮食效果不稳定,长期生酮饮食才能稳定控制癫痫发作
3.进一步研究发现,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对癫痫的控制效果优于生酮饮食,且两者联合时表现出协同作用。下表为拟对小鼠进行的实验处理方式。欲验证上述发现,下列组别中癫痫发作次数最多的组别是(  )

组别

模型小鼠预处理

模型小鼠实验处理

正常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

生酮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

生酮饮食10天

正常饮食4天

正常饮食10天

正常饮食4天

正常饮食10天

生酮饮食4天

生酮饮食10天

生酮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正常饮食10天

正常饮食4天

移植健康肠道菌群并生酮饮食10天

生酮饮食4天

A.④B.⑥C.⑦D.⑧
2023-12-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5 . 控制果蝇红眼(A)和白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性别和育性的关系如表所示。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F1和F2中例外个体的分析,错误的是(  )

性染色体组成

性别及育性

XX、XXY

♀可育

XY、XYY

♂可育

XO

♂不育

XXX、YO、YY

胚胎期死亡

   
A.F1中红眼不育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O
B.F1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Xa
C.F1及F2中例外个体的出现源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
D.可通过显微镜观察例外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分析例外现象的成因
2023-12-16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6 . 在外界压力刺激下,大脑“反奖励中心”脑区中的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神经元上N、T通道蛋白活性变化,使神经元输出抑制信号,抑制大脑“奖赏中心”的脑区活动,从而产生抑郁,具体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适量的氯胺酮可以阻断N通道的开放,从而缓解抑郁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通道蛋白的抑制剂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药物
B.神经元胞外K浓度下降引起膜电位变化可能引起N和T通道开放
C.“反奖励中心”脑区的神经元可以向“奖赏中心”脑区输出抑制信号
D.外界压力刺激使“反奖励中心”脑区神经元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K通道数目减少
7 . 小鼠胃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Ghrelin 可与下丘脑的 GHSR-la受体结合,形成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进而通过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引起血糖升高。当小鼠血糖升高时,Ghrelin合成减少,会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HSR-1a受体所在的细胞为 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感受器的一部分
B.进食后,通过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血清中 Ghrelin 含量开始增加
C.在食物刺激下,兴奋传导至下丘脑经垂体促进胰岛素的产生,限制血糖进一步上升
D.通过Ghrelin—下丘脑 GHSR 信号通路的调节,使生长激素和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8 . 两株纯合植株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F1自交后代只有两种表型,即可判断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若该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且A、a位于性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AaBb的F1为雌株
C.若F1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和比例均为AB:ab:Ab:aB =4:4:1:1,则其自交后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7/50
D.若该植物AB雌配子致死,让F1接受aabb植株的花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有3种,且比例为1:1:1
9 . 小麦的矮秆和高秆分别由基因A、a控制,A对a为完全显性。将纯合矮秆不抗矮黄病小麦(品系甲)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偃麦草抗矮黄病基因(B)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插入到小麦的不同染色体上(不影响小麦配子的可育性),经选育得到矮秆抗矮黄病小麦品种(品系乙),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品系乙过程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为了在细胞学水平上检测品系乙中含基因B的染色体片段所在的位置是类型1还是类型2,可取品系乙根尖用特定技术标记后制作临时装片,观察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
(2)如果插入的偃麦草染色体片段较小,细胞学检测结果不明显,需要设计杂交实验在个体水平上进行检测。将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取F1中矮秆抗病植株自交,预测并分析F2的实验结果:_____
(3)取品系乙“类型1”和“类型2”杂交得到F1,淘汰不抗病个体,其余F1自交后代中矮秆抗病占_____
(4)若检测结果表明,某品系乙的抗矮黄病基因与矮秆基因独立遗传。请写出该品系乙与高秆不抗病(品系丙)杂交的遗传图解(有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无抗矮黄病基因用B-表示)_____
2023-07-3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素养考试生物试题
10 . 摆动假说指出,mRNA上的密码子的第一、第二个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相应的碱基形成强的配对,密码的专一性,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碱基对的作用。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以5′→3′方向,与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配对)决定一个tRNA所能解读的密码子数目。当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C或A时,则只能和G或U配对。但当反密码子上的第一个碱基是U或G时,则可以和两个碱基配对,即U可以和A或G配对,G可以和C或U配对。依据摆动假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tRNA和mRNA都是通过转录产生的
B.密码子与编码的氨基酸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C.依据摆动假说,推测生物体内tRNA种类多于密码子的种类
D.依据摆动假说,反密码子为UAC,则密码子为GUG或GU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