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1 道试题
1 .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为验证上述结论,已设置的4组实验处理和部分结果如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

葡萄糖溶液+酵母汁

葡萄糖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的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对该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合理的是(       
A.组③、组④的实验结果分别为+、+
B.应增设组⑤,处理为:无菌水+酵母汁
C.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时,可将酵母菌细胞在蒸馏水中破碎处理
D.应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
2 . 糖尿病会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其影响机制如下:
(1)高血糖诱导部分细胞内____(填细胞器)异常分裂,从而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物流向其它代谢途径,细胞能量衰竭;细胞内 DNA、蛋白质等物质损伤,根据细胞衰老原因的相关学说,推测可能是细胞内化学性质异常活泼的____增多所致;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神经元和____的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其新陈代谢异常,最终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脂肪组织所释放的____(如白细胞介素-6) 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
(2)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EVs) 在器官间通讯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EVs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健康人体内,胰岛素可通过调控脂肪组织吸收、利用葡萄糖,并将葡萄糖大量转化为____储存以降低血糖浓度。
(3)有学者提出,IR 状态下个体认知水平降低的分子机制为:IR 状态下脂肪细胞释放的EVs经体液运输至脑部,进而影响脑部突触数量。研究人员开展下列实验以验证上述观点。
①实验准备:采集 IR 鼠的 EVs 置于缓冲液中制成EVs悬液
②实验分组及处理:
组别注射物注射对象注射方式检测指标
甲(对照组)abc培养2周后,检测EVs在小鼠脑部的分布情况、d、小鼠认知水平
乙(实验组)适量IR鼠的EVs悬液
a处注射物为____ ;b处选用的注射对象是____(填“健康”或“IR”)鼠; c处选用的注射方式为____ (A.尾部静脉注射 B.脑部定位注射); d处检测指标为____
③实验结果及分析

乙组小鼠在水迷宫行为学检测中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而甲组认知正常。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实验结论:IR 状态下脂肪细胞释放的EVs 经体液运输至脑部并富集于____区域,进而____,从而引起个体认知水平降低。
(4)进一步研究发现,IR 鼠的EVs中有高含量的P(一种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RNA),为研究抑制 P可否改善IR 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研究人员用P抑制剂处理实验鼠,处理后若测得实验组脑部突触数量____,认知障碍症状____。则说明抑制P可改善IR 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
2024-05-16更新 | 2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体液调节-【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生物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3 .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种子发育的机理对培育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作用。
(1)玉米果穗上的每一个籽粒都是受精后发育而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甲品系玉米,其自交后的果穗上出现严重干瘪且无发芽能力的籽粒,这种异常籽粒约占1/4,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若上述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均发育为植株,自交后,有些植株果穗上有约 1/4干瘪籽粒,这些植株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
(2)为阐明籽粒干瘪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者克隆出候选基因A/a。将A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获得了转入单个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假定转入的A基因已插入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转入的A基因与原a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请设计两种交配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以证实“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
①实验方案1:转基因玉米×甲品系;预期结果________
②实验方案2: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
(3)现已确认A基因突变是导致籽粒干瘪的原因,序列分析发现a基因是A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见图1),使A基因功能丧失,打乱了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使A基因功能丧失,该实例反映了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________。甲品系果穗上的正常籽粒发芽后,取其植株叶片,用图1中的引物1、2进行PCR扩增,若出现目标扩增条带则可知相应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为确定A基因在玉米染色体上的位置,借助位置已知的M/m基因进行分析。用基因型为mm且籽粒正常的纯合子P与基因型为MM的甲品系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用M、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F1植株果穗上干瘪籽粒(F2)胚组织的DNA进行PCR 扩增, 扩增结果有1、2、3三种类型, 如图2所示。

   

统计干瘪籽粒(F2)的数量,发现类型1最多、类型 2较少、类型3极少。依据上述统计结果分析,基因A、a与M、m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类型3的基因型为________,产生类型3过程中最可能发生的变异类型为________
4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在DNA、RNA、蛋白质间单向传递的规律,随着科学发展进步,逆转录和RNA复制现象的发现,又对中心法则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完善。然而,表观遗传现象的发现说明中心法则只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传递,因为还有大量隐藏在DNA 序列之外的遗传信息——表观遗传。下图1表示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 埃博拉病毒(EBOV) 属于单股负链RNA病毒。下图2表示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

   

1.通过分析图1 两种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股正链RNA病毒完成+RNA→+RNA的过程消耗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
B.单股负链RNA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不需要与核糖体结合即可完成-RNA→+RNA的过程
C.上述两种病毒都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等才能完成增殖
D.推测烟草花叶病毒与上述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样都属于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2.通过分析图2的三种表观遗传调控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转录启动区域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 聚合酶无法与其识别并结合
B.同一基因在不同细胞中的组蛋白与DNA 结合程度应大致相同
C.RNA干扰可能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翻译过程而抑制基因表达
D.以上三种途径均可能导致该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5 .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染色体上存在控制花色和叶形的基因,分别记作A/a和B/b。现选取两株亲本杂交得F1,F1在自然状态下种植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亲本类型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叶

红花披针形叶: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形叶:白花椭圆形叶=1:1:1:1红花披针形叶:红花椭圆形叶:白花披针形形叶:白花椭圆形叶=9:15:15:25
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不考虑致死。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椭圆形叶对披针形叶为显性
B.根据F1的表型及比例可判断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C.理论上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1:3:3:9
D.理论上F2红花椭圆形叶植株中纯合子占1/5
6 . 黄瓜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果皮与果肉颜色是商品品质的重要特征。科学家进行了以下研究:
(1)为研究黄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以下杂交实验如图1,图2为黄瓜果皮叶绿素的代谢途径,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2)为研究黄瓜果肉颜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选择突变体丙进行了图3所示的杂交实验。

①丙多代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以果肉绿色的野生型和果肉白绿色突变体丙3为亲本进行正反交,F1表型均为野生型。F1个体全部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说明果肉颜色(绿色和白绿色)由一对等位基因(WG/wg)控制。
(3)SSR是DNA中的简单重复序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单位不同(如CA重复或GT重复),不同品种的同源染色体上的SSR重复次数不同,因此常用于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研究者取F2中白绿色和绿色个体各20株,提取DNA,表型一致的DNA作混合样本,用不同的SSR引物扩增不同样本的SSR遗传标记,电泳结果如图4.

①为了一次性扩增出条带,加入一个PCR管的多对SSR引物扩增应满足______
A.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不同
B.每对引物扩增的产物长度相同
C.所有上下游引物不能碱基互补配对
D.所有引物的长度必须相同
②根据电泳结果推测wg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号染色体上(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7 . 已知某种群中的雌性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Xa: BbXAXa=1:1, 雄性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Y: bbXaY=1:2, 现某兴趣小组利用雌1、雌2、雄1、雄2四个信封来模拟上述种群中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子代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雄1中只放入1种卡片,则雄2中需放入2种卡片且比例为1:2
B.若雌1中有2种卡片且比例为3:1,则雌2中也有2种卡片但比例为1:1
C.雌1和雌2中各取一张卡片并组合在一起,可模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雌1、雌2、雄1、雄2中各取一张卡片并组合,卡片组合类型共有10种
8 . 近年来我国探索并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大豆、玉米高矮作物空间错位搭配(如图所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助农增产增收。

项目品系甲品系乙
正常光弱光正常光弱光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1.3910.1811.646.25
叶绿素含量(mg/g)1.782.011.412.32
气孔导度(molH2O/ m2•s)0.050.110.120.04
胞间CO2浓度(μmolCO2/m2•s)111.8216.2274.2207.2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能增产增收的原因:①大豆根系中的根瘤菌具有良好固氮能力,氮素可用于合成____(写出2种)等物质,参与光合作用过程。②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大田种植时,边行作物的生长发育比中间行作物表现好),这种优势出现的原因是____
(2)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时若间距过小,大豆容易因玉米遮阴出现茎秆过度伸长的现象,这虽有利于长高,吸收更多光能,但由于需要消耗更多光合产物用于长高,使得光合产物向种子转移量____(填“减少”、“增多”、“不变”),导致大豆收成有所降低。表格为甲、乙两个品系的大豆植株分别置于正常光和弱光下处理后相关光合作用参数。
①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分布在____,作用是____,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分析表格数据,在弱光下品系甲、乙的大豆植株叶绿素含量均升高,其生理意义是____
②依据上表数据可知,品系____的大豆植株耐阴能力更强,判断依据是____
(3)综上分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产生的生态效益有____
9 . 某生物卵原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和“逆反”减数分裂。现将两个双链均被¹⁴C 标记的基因A分别插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如图所示的分裂过程(图中仅呈现部分染色体和子细胞),共产生8个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逆反”减数分裂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
B.“逆反”减数分裂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减数分裂Ⅱ
C.上图细胞①中被¹⁴C 标记的DNA 分子数为1个
D.8个子细胞中至多2个子细胞含有14C标记
10 . 科研人员用工业污水培养洋葱(2n=16),取其根尖制成临时装片并观察到由染色体断裂后错误连接形成的两种异常结构如下图:①无着丝粒片段在分裂末期未能及时进入细胞核而成为微核;②有着丝粒片段的姐妹染色单体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漂洗可以用清水处理也可以用50%酒精处理
B.可观察到两图细胞中的染色体正在以相同速率移向两极
C.进一步放大,可以清楚看到图2 箭头处细胞中的纺锤体、赤道板
D.通过统计视野中染色体异常细胞的比例可以判断工业污水的污染程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