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68 道试题
1 . 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PCR的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不对称PCR的简单过程如图所示。假设模板DNA分子初始数量为a个,6次循环后开始扩增产生ss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限制性引物和非限制性引物均需要依据模板DNA的碱基序列来设计
B.据图可知,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甲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C.上述过程中子链分别沿限制性引物的5′端、非限制性引物的3'端延伸
D.该不对称PCR过程中需要(26-1)a个限制性引物
2 . 皂荚是一种多功能生态经济树种,开发前景较高。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氮能明显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量施氮可能会对细胞结构产生不利影响。为探究氮素的最佳施用量,研究人员以2年生皂荚嫁接苗为实验材料,设置1个未施氮肥的对照组(CK)与5个施氮处理的实验组,施氮量分别为30g/株(N1)、60g/株(N2)、90g/株(N3)、120g/株(N4)和150g/株(N5),每组处理6株,重复3次。相关实验结果和数据(平均值)如图、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施氮处理对皂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处理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蒸腾速率/(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CK

10.21

0.13

2.43

306.27

N1

14.55

0.16

2.50

262.65

N2

17.14

0.23

3.42

246.92

N3

16.82

0.20

3.05

253.21

N4

13.68

0.20

2.96

287.43

N5

9.94

0.11

2.34

252.64


(1)在该实验的变量中,光照强度属于______。若保持各组实验的光照强度一致,是否就能保证其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皂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结合题意,这说明__________
(3)据图、表分析,与N4处理组相比,N5处理组的胞间CO2浓度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导度引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 . 某野生型松鼠的体色是褐色,褐色源于黄色素(由M基因控制)和黑色素(由N基因控制)的叠加。现有一白色纯合品系A,该品系黄色素和黑色素的合成均受抑制。研究人员让品系A与纯合野生型松鼠进行杂交,所得F1的体色均为褐色。研究人员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F1雌松鼠与品系A的雄松鼠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褐色∶白色=1∶1。
实验二:让F1雄松鼠与品系A的雌松鼠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分别为褐色(占45%)、黄色(占5%)、黑色(占5%)和白色(占45%)。
不考虑致死、突变及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根据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仅由实验一不能判断控制松鼠体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控制体色色素合成的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品系A的基因型为mmnn
C.F1雄松鼠的减数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
D.若让F1雌、雄松鼠相互交配,则后代各表型的比例可能为29∶1∶1∶9
4 . 赤霉素(GA)与其受体GID结合形成GA-GID复合体,然后该复合体再与DELLA的结合,使DELLA蛋白降解,从而起到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GAI蛋白是DELLA蛋白的一种。为探究GAI蛋白可以与GID发生相互作用的部位是氨基端还是羧基端,研究者别构建了含GAI基因不同片段和GID基因的表达载体,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题:

   

(1)根据GA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推测,GAI蛋白的积累会___(填“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
(2)若通过PCR技术使表达出的GID的氨基端带有一段标签短肽GST,则可采取___的措施,将所得产物连入载体,由此获得质粒1为使融合基因能与载体相连接,还需要在引物上添加相应的酶切位点序列,该序列应该位于短肽GST编码序列的___(填“”或“”)端。
(3)选用不同引物对GAI基因进行扩增,并利用(2)的方法使其可表达标签短肽His,最终获得质粒2(编码只含有GAI蛋白氨基端的肽链)和质粒3(编码只含有GAI蛋白羧基端的肽链)。将空质粒、质粒1、质粒2和质粒3进行不同组合后分别导入细胞,裂解细胞后收集到多种蛋白,将各组蛋白依次通过带有His抗体的介质,未含有短肽His的蛋白将被洗脱丢弃,然后利用抗原-抗体杂交(可出现杂交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所示。鉴定时应使用___(填“GST”或“His”)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据表分析,GAI蛋白的___(填“氨基”或“羧基”)端可以与GID发生相互作用。C泳道未出现条带的原因是___
组别ABC
空质粒+
质粒1+++
质粒2-+
质粒3-+
有无杂交带
注:“+”代表加入,“-”代表未加入
5 . 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植物激素。为研究其跨膜运输机制,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ABCB19过去被认为是运输生长素的转运蛋白,但对ABCB19蛋白突变体植株进行培育,发现其表型与其他的生长素运输蛋白突变体表现出明显差异。
实验二:为探究ABCB19的底物特异性,用纯化的ABCB19分别与生长素(IAA)、赤霉素(GA)、BL在适宜条件下混合,加入足量ATP后,测定各组ATP酶活性,结果见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L在细胞内合成,含有多个亲水基团,可能难以通过______的方式运出细胞。
(2)ABCB19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与底物结合时会被激活,ATP酶活性可以反映ABCB19的活性。据此分析,图1结果表明______
(3)结合实验一和二的结果,提出关于转运蛋白ABCB19的假说:______。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利用3H标记的BL、脂质体WT和EQ、ATP、ATP酶抑制剂等进行转运实验。请根据图2的结果,补全实验设计表格。

分组

脂质体

3H-BL

ATP

ATP酶抑制剂

_____

+

+

_____

WT

+

+

_____

EQ

+

+

-

_____

+

+

+

注:WT为含ABCB19蛋白的脂质体,EQ为含突变型ABCB19蛋白的脂质体,突变型ABCB19蛋白不具有ATP酶活性;+表示添加,-表示不添加
(4)图2中曲线甲后期趋于平缓的原因是_____
6 . 常规种植的棉花(陆地棉)含有棉酚,棉酚主要分布在茎、叶、苞片、铃壳及种子里的许多黑色细小的腺体中。棉酚具有一定毒性,为培育棉酚含量低且品质好的棉花杂种植株,科研人员将某种棉酚含量低的野生棉(2n=2X=26)与品质好的陆地棉(2n=4X=52)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1)科研人员首先制备了野生棉和陆地棉的悬浮细胞,用_______________酶分别处理,各自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野生棉原生质体,破坏部分染色体。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上述各种原生质体细胞的DNA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未经处理的野生棉、紫外线处理后的野生棉、陆地棉细胞的检测结果依次为图中_______________(选填图1中字母)。

(3)将紫外线处理后的野生棉原生质体与陆地棉原生质体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______诱导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_再生,成为完整细胞,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组织,经过_______________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
(4)科研人员选取再生植株及双亲的根尖进行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压片并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对_______________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
(5)用特定的方法对陆地棉和野生棉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2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双亲及再生植株1~6进行扩增的结果。据图特定条带判断,再生植株1~6中确定为杂种植株的有_______________

(6)对杂种植株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筛选出低酚的杂种植物。
7 . 红树林湿地是大陆和海洋间的生态过渡带。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下,部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修复的核心是红树林群落修复。回答下列问题:
(1)红树林群落修复首先应退塘还湿,修复过程中往往需要筛选乡土树种进行种植,并且间植挺水植物,该种选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2)配置群落结构时应稀疏种植红树,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3)红树林湿地所处地理位置独特,湿地沉积物中有机氮含量较高,氮循环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①土壤中的硝化细菌与氮循环密切相关,可利用___________释放出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
②若湿地中氮元素过量会造成富营养化,而图中的__________作用可使湿地“脱氮”。
(4)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发现有一种非本地植物A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分布区域也逐步稳定扩大,疑似为生态入侵,推测该湿地中的氮元素对其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为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探究了氮元素(用铵态氮处理,单位:mmol·L-1)对A植物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用10mmol·L-1铵态氮处理)所示。

①实验结果表明,A植物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_________,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②相关部门接收到有关A植物的举报信息后,一般采取的措施为在其种子成熟前连根拔出,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
8 . 生长激素(GH)对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实验证明生长激素(GH)能诱导肝细胞产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游离态IGF-1与受体结合后能促进钙、磷等元素及氨基酸进入软骨细胞,从而促进生长发育。其过程如下:

(1)神经递质刺激下丘脑分泌GHRH,经血液运输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GH,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IGF-1的分泌调节机制与__________激素类似(写出1种即可)。
(2)深度睡眠既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欲验证“柴胡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睡眠质量,促进动物生长”,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已知药物X能促进动物深度睡眠,且能促进动物生长)。如下表所示,请完善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的目的简单操作过程
动物的选择和驯养选择25日龄的健康状况等相同的小鼠30只,在适宜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饲养1周:将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①______
配制溶液用纯净水配制柴胡提取物溶液和用纯净水配制药物X溶液。
实验组处理取A组小鼠,每天按体重用一定量的纯净水配制的柴胡提取物溶液灌胃小鼠,连续20d,并在适宜的条件下饲养。
对照组处理______
结果检测在灌胃后的第10d和第20d,分别测量各组小鼠平均深度睡眠时长,血清中GH浓度和体长
预期结果,请用柱形图表示______。(注:仅需表示第20d的平均深度睡眠时长和GH浓度)
(3)研究表明,胸腺细胞表面存在IGF-1受体通过胸腺提高免疫力。为验证IGF-1通过胸腺提高免疫力,自变量为胸腺细胞表面是否存在IGF-1受体。请写出实验中能够反映因变量且易测量的观测指标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IGF-1还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可逆性结合来调节血液中游离态IGF-1的量。GH调控生长发育可能有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一:GH促进肝细胞分泌IGF-1,进而促进生长发育。
途径二:GH影响IGF-1与IGFBP-3的可逆性结合,进而促进生长发育。
用敲除了肝细胞GH受体的模型鼠进行运动干预实验,如果其血液中游离态IGF-1的含量增加,则说明GH通过途径_______促进生长发育;该实验______(填“能”或“否”)排除GH通过另一条途径促进生长发育,理由是______
9 . 植物光合产物产生器官被称作“源”,光合产物卸出和储存部位被称作“库”。图1为光合产物合成及向库运输过程示意图;图2为线粒体内膜进行系列代谢过程;图3为叶绿体中某种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及代谢过程的简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等绿色植物叶绿体中含有多种光合色素,常用_________方法分离。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化为________(图1中A)中的化学能。
(2)图2中的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________阶段,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为________
(3)淀粉和蔗糖均是光合产物,分别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____部位合成。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大量可溶性糖通常会合成为不溶于水的淀粉临时储存在叶绿体中,所以淀粉储藏在叶绿体内的意义是________。蔗糖是大多数植物长距离运输的主要有机物,与葡萄糖相比,以蔗糖作为运输物质的优点是_________
(4)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蔗糖和淀粉含量以及CO2固定速率。结果如下图4、图5所示。

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_________光合作用,结合图1信息,给出作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10 . 甜槠林是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代表性植被,研究者通过相关实验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郁闭甜槠林(受人为影响较小)与干扰甜槠林(适度择伐乔木)的物种多样性及群落优势度进行比较,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层次郁闭林干扰林
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优势度
乔木层11.4450.073314.70910.0614
灌木层4.00410.265112.07760.0860
草本层1.66290.29445.42740.1039
藤本植物5.55400.41248.97450.0718
注:物种多样性指数是丰富度和均匀性的综合指标,具有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的群落与具有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的群落,可能得到相同的多样性指数。群落内物种数量分布越不均匀,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群落优势度越大。
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样方面积以达到物种数基本稳定的最小面积为宜
B.干扰林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优势度降低,主要原因是阴生植物入侵
C.封育保护后干扰林发生次生演替,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优势度增大
D.群落演替最终都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