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48 道试题
1 . 人体中的酮体含量很低,但是如果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被大量消耗分解,为肌肉和大脑供能,肝脏会产生大量酮体(只在肝脏中产生),当肝内酮体生成的量超过肝外组织的利用能力时,血液中酮体浓度会过高,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出现呕吐、头晕等症状,酮体生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酵解过程发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且只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B.当糖酵解发生障碍时,脂肪酸分解过程加剧,酮体合成量可能增多
C.等质量的脂肪和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解合成的ATP量少
D.酮体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酮体含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2024-03-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二中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联考生物试题
2 . 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某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先后接受神经递质①和神经递质②后,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兴奋性神经递质,②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B.①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可能使阳离子外流,从而产生动作电位
C.②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使得阳离子内流,但并未形成动作电位
D.①和②都通过受体进入突触后神经元起作用
2024-03-1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二中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联考生物试题
3 .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和所产生酒精的量的变化时,测得的酵母菌增长速率和酒精浓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C、D、E点代表对应时间。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时,酵母菌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B.C点时,酵母菌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此时限制种群密度的为非生物因素
C.与C点时相比,D点时的酵母菌种群种内竞争更剧烈
D.D~E时段酒精浓度变化不大,此时期酵母菌数量可能一直在减少
2024-03-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二中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联考生物试题
4 . 用蔗糖溶液、清水先后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通过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可以验证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洋葱鳞片叶有紫色和白色等类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颜色差异主要与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含量有关
B.要观察到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只能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制作装片
C.发生质壁分离时,水分子的运输方向是从细胞液向原生质层外
D.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2024-03-1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二中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3月月联考生物试题
5 . 土壤盐渍化会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研究人员将水稻耐盐碱基因OsMYB56导入不耐盐碱水稻品种吉粳88中,培育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其操作流程及可能用到的限制酶如图所示,其中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①~⑤表示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BanHIBclISmaISau3AI
识别位点及切割位点-GGATCC--TGATCA--CCCGGG-GATC-

(1)为了防止质粒自身环化,保证OsMYB56基因和酶切后的质粒定向连接,在目的基因复制前,设计PCR引物时最好在引物的_______端添加含有限制酶______的识别序列。根据上图信息可知,设计的引物序列一种是5'-CCCGGGTCTGTTGAAT-3',另一种是_______(共写出16个碱基的序列)。
(2)过程②中需要先用_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使根瘤农杆菌处于_______的状态,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3)过程③中利用了质粒中的T-DNA______的特点;过程④中,从愈伤组织到幼苗的培养过程需要的激素主要有生长素和________,该过程还需要光照,其作用是______(答出1点)。
6 .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与离子的跨膜运输相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与神经递质的种类、含量,受体等有关。研究人员利用两个微电流表分别测量了位置①、位置②的电位变化,部分实验处理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作为神经递质的多巴胺不能被及时分解或吸收,其在突触间隙长时间存留,可能会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数量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从而使神经元活动减弱。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受刺激后,会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动作电位,若内环境中Na+浓度下降,受刺激后,对神经细胞形成动作电位的影响是____
(2)图1中,测量位置①处的静息电位值时,电极应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____侧。图1中,微电极刺激图示位置后,位置①和位置②先后产生动作电位,该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3)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通过突触结构进行,其类型有两种: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是单向的,电突触的信号传递是双向的。科学家分别刺激图2中的A、B、C三点,观察电流表(图2中两电极均置于细胞膜外侧)偏转情况和肌肉收缩情况,以验证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信号传递的方向。预期实验结果:刺激A点,____;刺激B点,____;刺激C点,____。(答出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和肌肉收缩情况)
7 . 在野生型红花二倍体植株中,偶然出现了几株白花植株。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所含色素的种类决定的,其基因与色素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两个不同的白花纯合子,某研究小组分别取甲、乙的花瓣在缓冲液中研磨,得到了甲、乙的细胞研磨液,并用这些研磨液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甲、乙的细胞研磨液在室温下静置后发现均无颜色变化。
②在室温下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
③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先加热煮沸,冷却后再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
④将中间产物煮沸,冷却后与乙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根据实验步骤可推断上述白花性状是由基因A和基因B共同突变引起的
B.根据实验步骤可推断上述基因A和基因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根据实验可推断中间产物不是蛋白质,且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
D.若只将乙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甲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则混合液呈现红色
8 . 甲型流感病毒易引起呼吸道感染。通过制备单克隆抗体可以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的抗体,基本过程如图所示,A细胞是小鼠的骨髓瘤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B细胞是取自已感染甲型流感病毒的小鼠体内的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B.图中d过程中,可使用灭活的病毒,灭活的病毒的抗原结构正常
C.图中经过一次筛选就能得到大量既能迅速增殖,又能产生所需抗体的D细胞
D.图中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将贴壁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9 . 人的某条染色体上B、C两个基因紧密排列,这两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B1~Bn均为B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B7B35C2C4

B8B44C5C9

B7B8C4C5

B35B44C2C9

A.B1~Bn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B基因与人类红绿色盲基因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若不发生互换,父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B7C2
D.上述实例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非线性排列
10 . 抗原是指能引发免疫反应的物质,根据产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的参与,将抗原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抗原)两类。TD抗原主要为蛋白质类抗原,其激活B细胞时,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及细胞因子的作用。TI抗原主要是多糖等非蛋白质类抗原,它们诱导免疫反应时无须T细胞的辅助,被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只形成浆细胞,不形成记忆细胞。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胸腺是免疫器官之一,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
C.TD抗原与B细胞接触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D.相比于TD抗原,再次感染同种TI抗原时,机体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