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90 道试题
1 . 发酵食品是指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风味,如酸奶、干酪、酒酿、泡菜、酱油、食醋、豆豉、黄酒、啤酒、葡萄酒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制作泡菜前,可以向泡菜坛中加入一些“陈水泡菜”,目的是___
(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种数量时,其计数原则一般是选择菌落数在___的平板进行计数。若其中某个平板的菌落分布如图1所示,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
(3)图2是利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的表面。在培养基上进行划线操作时,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后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__
(4)科研人员通过复筛获得了对果枝条中纤维素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株X-2。为了更好地将该菌株应用到生产实践,科研人员又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
②据实验结果分析,该菌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最佳条件是___
2 .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成分

NaNO3

K2HPO4

KCl

MgSO4•7H2O

FeSO4

(CH2O)

H2O

青霉素

(可杀死细菌)

含量

3g

1g

0.5g

0.5g

0.01g

30g

1L

0.1万单位

A.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
B.由培养基的原料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
C.若用该培养基培养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则应除去(CH2O),再添加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
D.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CH2O),唯一氮源是NaNO3
昨日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3 . 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菌种的数目,加快发酵过程的进程
B.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C.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D.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五校联考生物试题
4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下列关于“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实验,正确的是(       
A.外植体先用流水充分清洗,再依次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
B.因为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所以一般选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
C.脱分化、再分化过程中都需给予适当光照
D.将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先转接到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长根后再转接到诱导生芽的培养基
5 . 下图是细胞内三类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及功能图示,请据图回答:

   

(1)元素X是___,Y是___
(2)A合成D的场所是___,生物大分子D除可行使上述功能外,还具有___(写出一项即可)功能。
(3)D、E、F以___为基本骨架,若物质M中含有尿嘧啶,则与N相比M特有的成分还有___,由D和N构成的细胞结构是___
(4)若B是葡萄糖,那么在植物细胞中特有的E有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转运蛋白只能转运一种或一类分子
B.物质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C.参与运输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D.细胞内外离子存在浓度差与主动运输无关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民族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随着抗生素的人均用量增多,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提高。为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已灭菌的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四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分别标记为①~④。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②~④区域各放一个含抗生素的相同圆形滤纸片,将培养皿倒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16h,结果如图(抑菌圈是细菌不能生长的地方,抑菌圈越大表示抗生素的杀菌能力越强)。
步骤二:从菌落的抑菌圈边缘挑取细菌,重复上述步骤,培养至第五代。测量并记录每一代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N2~N5)。
回答以下问题:

(1)细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___。耐药性基因的产生有利于增加___的多样性。突变的害和利是___(填“绝对”或“相对”)的,这往往取决于___
(2)步骤一中①区域放一张不含抗生素的圆形滤纸片的目的是___
(3)步骤二中从抑菌圈边缘菌落上挑取细菌,原因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___(实验现象),说明细菌耐药性逐渐提高。这是___的结果。
8 . 图1是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中所示染色体为该细胞中所有的染色体),图2表示该个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几种细胞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相对值,其中a~e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的名称为___。与该动物原始生殖细胞的增殖相比,蛙的红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的特点为___
(2)图2中处于a阶段的细胞中有___个染色体组。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中___(用图示字母表示)细胞所处的时期。图2中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的时期有___(用图示字母表示)。
(3)细胞周期同步化是使体外培养的细胞都处于相同分裂阶段的技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双阻断法是其常用方法,原理是高浓度TdR可抑制DNA复制,使处于S期的细胞受到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洗去TdR后细胞又可继续分裂。图3是原始生殖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示意图,已知该细胞的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M期(细胞分裂期)分别为8h、6h、5h、1h。图4是TdR双阻断法诱导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操作流程。

①阻断Ⅰ:培养在含有过量的TdR的培养液中,培养时间不短于___h,目的是使细胞停留在图3所示G1/S期交界处或___时期。
②解除: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T2应处于的范围是___,目的是___
③阻断Ⅱ:处理与阻断Ⅰ相同。经过以上处理后,所有初始生殖细胞都停留在___,从而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
9 .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植物,无性染色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感锈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和乙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Ⅱ、Ⅲ)培育优良品种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进行玉米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条染色体DNA序列。
(2)用方法Ⅰ培育优良品种时,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hR植株,利用的原理是___,hR植株的特点是___,需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与方法Ⅱ相比,方法Ⅰ的优点是___
(3)Ⅰ、Ⅱ、Ⅲ三种方法中,最不易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___,原因是___
(4)育种专家发现玉米体细胞内2号染色体上存在两个纯合致死基因A、B。基因型AaB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的玉米随机自由交配,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子代___(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原因是___
10 . 人类15号染色体上UBE3A基因参与控制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在一般体细胞中,来自父本和母本的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都可以表达,但在神经细胞内,只有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可以表达。若来自母本15号染色体上的为缺陷基因U3A,使得神经细胞中UBE3A蛋白含量或活性降低可导致个体发育迟缓、智力低下而患天使综合征(AS)。某AS患者家族系谱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Ⅰ1和Ⅰ2个体均无缺陷基因U3A,则Ⅲ代中出现AS男女最可能的原因是___。神经细胞和一般体细胞中UBE3A基因的表达情况存在差异是基因___的结果。
(2)研究发现来自父本染色体上的UBE3A基因在神经细胞中发生表观遗传。表观遗传是指___的现象。若Ⅰ1个体携带缺陷基因U3A,则Ⅱ3个体与Ⅱ4个体再次生育,后代患AS的概率是___(忽略突变和基因重组)。
(3)在受精卵及其早期分裂阶段,若细胞内某一同源染色体存在三条,细胞有一定概率会随机清除其中的一条,称为“三体自救”。某个体细胞中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如图。

①该个体___(填“患”或“不患”)AS。
②从异常染色体来源和“三体自救”角度,解释该个体15号染色体组成情况形成的原因:___(写出一种情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