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2 道试题
1 . 枯草杆菌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有机溶剂中也能催化多肽的合成,被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制革及丝绸工业。通过将枯草杆菌蛋白酶分子表面的Asp(99)和Glu(156)改成Lys,使其在pH=6时的活力提高了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通过改造基因实现对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替换
B.该成果体现了蛋白质工程在培育新物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C.经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枯草杆菌蛋白酶活性提高这一性状不可遗传
D.蛋白质工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获取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信息
今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2 . 渗透压、血容量和动脉压的变化会影响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ADH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DH对图示的调节途径有负反馈效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和②可分别表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释放ADH
B.③的生理效应可能是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大量饮水后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房容量感受器兴奋增强
D.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增多会通过反馈调节使平均动脉压升高
3 . 目的基因和载体如果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连接时会出现正反接的情况,为鉴定筛选出的表达载体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后,结合电泳技术鉴定,图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其中目的基因为长度300bp的片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CR复性温度不宜太低,避免引物错配和模板链形成双链
B.电泳条带迁移的位置和速度与DNA分子的大小、带电量和构象有关
C.选取引物甲、丙,扩增出45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正接
D.选取引物甲、乙,扩增出400bp长度片段时,可以说明目的基因反接
4 . 碳中和要求碳的排放量等于吸收量,可采取以下4种途径实现:碳替代(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碳减排(减少碳的排放)、碳封存(收集CO2,实施地质封存,使化石能源的碳回归地层)、碳循环(人工碳转化和森林固定C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大量植树造林增加CO2的吸收量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B.达到碳中和时,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呼吸释放的CO2等于CO2的吸收量
C.碳封存使部分碳脱离碳循环,碳替代可弥补能源的不足,实现碳减排
D.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可通过碳循环、碳封存等途径实现碳中和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5 . 小麦和玉米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其产量一直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的光合速率约为小麦的1.5倍。科学研究发现: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小麦和玉米在CO2固定的过程中存在差异,给小麦提供14CO2,检测其体内物质的放射性情况,发现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是三碳酸,然后是C3、丙糖磷酸、葡萄糖等,玉米提供14CO2时,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四碳酸。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的叶肉细胞围绕维管束鞘细胞整齐排列呈“花环形”结构,光合作用时,CO2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经__________进入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CO2,则直接参与暗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__________,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浓度降低时,淀粉的合成会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13个玉米品种和7个小麦品种的CO2补偿点进行了检测,前者平均为5mg/cm3,后者平均为51mg/cm3,因此,__________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请你根据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的产物通过韧皮部运输到其它部位,植物体光合作用产物常以蔗糖形式运输,为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并将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维管束鞘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原因是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6 .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方法和相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建的DNA双螺旋塑料模型和用橡皮泥制作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
B.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均使用了差速离心法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途径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7日内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押题卷(一)生物试题
7 . 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门颤藻科螺旋状微藻,它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元素,如钙、镁、钠、钾、磷、碘、硒、铁、铜、锌等,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是一种未来食品。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新鲜的螺旋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
B.螺旋藻有叶绿体,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
C.螺旋藻含有的元素中Fe、Mn、Zn属于微量元素
D.螺旋藻无生物膜系统,黑藻有生物膜系统
8 . 图甲和图乙是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进行的部分代谢。酵母菌在O2充足时几乎不产生酒精,且O2对酶不会产生抑制作用。在细胞内,反应物浓度上升或产物浓度下降一般会促进酶促反应进行,反之则抑制,若NADH在线粒体内积累,苹果酸的转运即会被抑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D+和NADH的相互转变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①为载体蛋白,推测苹果酸通过线粒体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O2抑制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与图乙所示的代谢有关
D.线粒体内膜形成水时,与O2结合的NADH来自细胞质基质
9 . IgG和IgM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以后,产生的两种主要抗体。下图为人体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相对于 IgM,IgG产生的更晚,但持续时间更长
B.人体免疫应答过程只有特异性免疫在发挥作用
C.再次应答时,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来自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接种疫苗时,最好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接种
10 . 实验小组为探究温度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取6支试管,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mL一定浓度的蔗糖酶溶液;②向每支试管中加入1mL 0.25%蔗糖溶液,摇匀;③将6支试管分别置于0℃、20℃、30℃,40℃.50℃和70℃水浴中保温10 min;④检测反应速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水解的产物是单糖
B.各个实验组相互对照,属于对比实验
C.应将酶溶液与底物溶液先分别保温再混合
D.一般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生成物的含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